本文目录一览:
- 1、“囚徒困境”的巧妙破解
- 2、走出困境的最好方法?
- 3、“囚徒困境”有哪些破解方法?
- 4、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困境,如何破解这一困境
- 5、庄子:人生的四大困境如何破?你要学会忘记,才能超越
- 6、如何破解人生困境
“囚徒困境”的巧妙破解
前天备课时,看到了“囚徒困境”这个典型案例,很有感触,所以展开来发了一通议论,作为日更的功课。
囚徒困境充分利用了人性的自私,所以基本无法破解,在办案中经常使用。
不过,在《墨菲定律》一书中有一个经典案例,讲述了如何破解这个棘手的难题。那就是要学着信任别人,建立牢固的同盟,达成坚定的默契,在独立做出决策或者选择时,会与对方想到一块去,走出利己,立足利他,最终可以得到最优的结果。
《墨菲定律》一书中的经典案例,讲述了如何破解“囚徒困境”这个难题。
英国BBC 公司曾经有个招牌游戏节目叫作《金球》,由四名选手参加,淘汰到只剩下两名选手来争夺一笔巨额奖金。在节目中,主持人给每个人两个球,其中一个写着“ 平分” ,另一个写着“ 偷走” ,两名选手需要从中选择一个球。根据两个人的选择,会出现三种情况:
(1 )两个人都选择了“ 平分” ,那就两个人平分全部大奖;
(2 )如果一个人选择“ 平分” 而另一个人选择“ 偷走” ,那么选择“ 偷走” 的人拿走全部奖金,选择“ 平分” 的人出局;
(3 )如果两个人都选择了“ 偷走” ,那么两个人同时出局,一分钱都拿不到。在做出各自的选择前,两个人可以互相商量,但是最后选择的时候必须单独选择。
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游戏,相当于两个人在被捕前串供,但审讯时仍然隔离关押。这个节目,将囚徒困境玩到了极致,一度没有任何选手成功拿走奖金。
因为在这个规则之下,如果一方事先告诉对方自己确定选择“平分”,要求对方也要选择“平分”,双方共同协助,就可以平分奖金。但在事实上,到最后选择时,他一定会选择“偷走”,而另外一个人不相信他,也会选择“偷走”,于是两人空手而归。
后来,一个名叫尼克的选手与对手亚伯会师了。亚伯向尼克保证自己一定会选择“平分”,恳请尼克也选择“平分”。但是尼克不同意,坚定地表示自己一定会选择“偷走”,然后向对方保证,在单独获得奖金后私下与对方平分。这种两败俱伤的做法使对方很生气。无奈之下,亚伯只能选择“平分”,结果,尼克出尔反尔,同样选择了“平分”,两人平分了奖金,皆大欢喜。
走出困境的最好方法?
一、根源何在。困境中的人们总爱呼天叫地、埋怨世道不公,结果不但走不出困境,而且陷入了更痛苦的深渊,丝毫不见"柳暗花明"的转机。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先找出让你陷入困境的根源是什么,找出了根源,我们就能找到破解的方法办法。
二、接受失败。面对困境,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逼自己振作。这样做看似是在鼓励自己更快走出困境,事实上却是在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也是对当下自我真实状态的否定。真正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恰恰是逼自己振作的反面——接纳当下的负面情绪,允许自己暂时无法好起来。而要想实现这种接纳,我们需要进行自我关怀。自我关怀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将同情心扩展到自我身上,以应对不足、失败或普遍性的痛苦,在自我关怀中,我们得以理解自身遭遇的痛苦,给予自己所需要的支持和关怀,陪伴自己渡过艰难时刻。
三、学会变通。条条大路通罗马,当自己走不出困境的时候,要换个角度想问题,不能一根筋走下去,转变思路,往往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陷入困境,一定要明白,世间有些事是无解的,这种情况,必须要转变思路,寻找其它方法,转变观念,才有可能更快地走出困境。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必须思考变通之策。因为客观情况在不断变化,我们必须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克服困难走向成功。一个人现在所处的境况,其实正是以往自己所持有的态度造成的。如果想改变未来的生活,使之能按照既定的方向航行,就必须要学会变通,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错误的观念,固执不愿改变,就算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枉然。在任何关键的时候,变通的想法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如果你在行动之前,能够认真思考,想出最恰当的方法,那你就能有效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
四、坦然面对。在困境中不能迷失自我,更不应该逃避,逃避只会让自己更烦恼,只有积极面对,勇敢面对,不惧怕,找到问题所在,敢于吃苦,就能走出困境。要勇敢面对困境,对困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困境既然是人生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真命题,那么迟面对还是早面对,都得要面对,而且困境往往能够锻炼一个人意志,增强其勇气,越过一个个困境,将会得到一个新的体验,跨越一种新的成长。
五、勇于行动。要走出困境,需要的是信心,需要的是实干。自古以来,所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人。古语有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就告诉我们: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幻想憧憬不是办法,只有信心十足地去干,才能走出困境。
“囚徒困境”有哪些破解方法?
由于囚徒困境是基于人性里最自私的一面而难以破解,因此有人曾经说自己找到了破解囚徒困境的方法,那就是学着信任别人。很明显,这是一个伪命题!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除却至亲之外,人们是很难完全相信他人的,更别说陌生人了。因此,“信任”这个方案根本就行不通。而《墨菲定律》中给出了真正的破解之道,那就是反复博弈!
反复博弈是相对于单次博弈来讲的,也就是说要“囚徒”双方在一次博弈之后,还要继续发生别的关系,进行再一次的博弈。
其实,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场景,比如你和同事由于某种原因要去揭发领导的错误,你们虽然约定好了,但其实已经陷入了囚徒困境——虽然你们很清楚一起去揭发肯定会得到最大的利益和最好的结果,但是,你们无法完全信任对方,于是就会犹豫,最终可能都不会去这样做。
这时,你们就需要引入“重复博弈”来确保这个约定能够生效,比如你们可以威胁对方,或者说如果有人背叛将会被供出来。
如此一来,你们就注定还要继续发生别的关系,眼前的囚徒困境自然而然就被破解了。
囚徒困境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一定不能局限于当前,而应该将单次博弈扩展,如此才能得到彼此的绝对信任,达成最好的结果。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困境,如何破解这一困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如下:
1。体制结构仍然不合理,长期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影响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依然存在,重大改革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2、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东海岸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扩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3、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低、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改变。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4、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
农业生产资料、部分农副产品和部分工业品价格的结构性上涨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5、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宅、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
解决方案如下:
1、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经济发展是通过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达到经济量的增长。“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庄子:人生的四大困境如何破?你要学会忘记,才能超越
在人生价值论上,庄子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
儒家强调人生是舞台,我们都要化最好的妆容,卖力地唱念做打, 娱乐 他人,满足自己。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立德立言立功而“三不朽”,就是要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理想。
墨家则认为人生如战场,自力者强,自卑者死。唯有于人生的战场上勇猛拼杀,苦了自己快乐别人而利天下,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有意义。
儒家和墨家都认为人生唯有奋斗一途。而道家则提倡清静无为的价值观,主张人应该如水一样,善于示弱、居下,善于藏锋隐锐,用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无论是理性主义的儒家,还是理想主义的墨家,甚至自然主义的老子,对人生总是抱有希望的。而庄子则是彻底陷入了对人生的绝望之中。人生的意义——儒家的舞台墨家的战场,老子的上善若水,到了庄子这里,完全成了生存的困境。在庄子看来,人生如困境如牢笼,我们每个人都面临倒悬之苦。
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我们要无可奈何地面临四大困境。
第一是自然的困境。人生于自然而归于自然,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不受到物的限制,没有物就没有生命,时间与空间是生命存在的载体与依托。而物与精神的自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身体的“有所待”,是通向逍遥之境的最大障碍。大鹏扶摇九万里,瞬间由北海飞向南海,激起的波涛直上云天,但没有风,大鹏鸟无法飞翔;列子飘飘欲仙悠然自得于云间漫步,但十五天天他就得下来,没有风他无法悠然。大鹏与列子的困境,乃是有所待,没有风的支撑,它将寸步难行。而人也是如此,身体需要物的支撑,没有物就没有身体,身体将永远为物所限,无法达到无所待的境界,这就是人的自然的困境。
第二是人的 社会 困境。人无法摆脱物,更无法摆脱 社会 ,摆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人生就是一个悲剧的存在。庄子说: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人一旦禀承天地之气而形成形体,便要不失其真性以尽天年。他们跟外界环境或相互对立、或相互顺应,他们的行动全都像快马奔驰,没有什么力量能使他们止步,这不是很可悲吗!
庄子说,人一出生注定劳累一辈子,一生都在与外界事物进行无休无止的斗争,无休无止的摩擦倾轧,陷入了茫然无措的纷争之中,既看不到人生的意义,也得不到人生的价值。人类被 社会 的大潮裹挟着不知西东,这就是人的 社会 困境。
第三,是命运的困境。庄子说,“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意思是说,事物在未形成之前就已经天然地形成了分野,后天的努力永远无法改变这种区别,任何努力都将无济于事,只有安时顺命才能全身保性。庄子还认为,“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我们无处可逃。
第四种是自我困境,人生痛苦的根源其实还是自身的欲望。对此庄子有深刻的阐述,他说为名而死的尧舜禹,为财货而死的盗跖,其实都死于自身的欲望。而泛滥的欲望让物成为人的主人,而人成为物的奴隶,成为名利财货的殉葬品。庄子说: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庄子指出,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没有不因外物而错乱本性的,小人为了追求利益而牺牲自己,士人为了追求名声而牺牲自己,大夫为了维护家室而牺牲自己,圣人为了治理天下而牺牲自己,这四种人,事业虽不相同,名声虽不一样,但从损伤本性、自己这一点上看,却是相同的。
可见,无论是尧舜禹的圣王,还是横行天下的盗贼,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绕不开欲望的尘网这就是人的自我困境。
自然、 社会 、命运与自我的困境交织,人生何其悲伤!人生何得逍遥?
庄子给我们的答案是齐物,就是将一切善恶美丑是非,将一切富贵荣华贫贱失意看成一样。如此,无对立之心,则无是非;无彼此之心,则无成见;无成败之心,则无痛苦,让“哀乐不入于心”,让人心如明镜若静水,鉴照自我返回本真,顺应大自然的变化,而与万物一体。如此可以“无所待”,“无所待”则可以逍遥。
针对具体的人生困境,在齐物的原则之下,庄子提出了具体的办法。
如何破解自然困境呢?身体是无法实现无所待的,但精神可以实现。心灵可以忘记一切物质,当你一无所求的时候,也许物对你而言已经不再是唯一了。因此,我们的精神可以泛若不系之舟,在万物之间遨游,这是超越物的唯一途径。
如何破解 社会 困境呢?庄子提出了“不谴是非”的处世方法。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往往来自于价值标准的不同,而在不同的价值标准之下,事物就没有了真正的标准。人总是以己为是,以别人为非,这就是 社会 纷争祸乱的根源。若能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执念,同是非、同彼此,不谴是非和光同尘,则也可以逍遥了,这是超越是非的艺术。
如何破解命运困境呢?针对命运困境,庄子提出了安时处顺的原则,命运让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一切随命运的安排,不将不迎,不喜不忧,如此可以逍遥了。
恰如一叶浮萍始终在漩涡中打转,人生不可能逍遥,若能如柳絮如飞蓬离开人生的漩涡,超越一切羁绊心灵的藩篱,才能自由的遨游于无垠的旷野,才会达到逍遥的境界。因此,超越的心态很重要。
庄子破解人的困境的哲学方法叫齐物论,其实也可以叫做从超越论,超越是非,超越纷争,超越物欲,顺应命运。
总而言之,逍遥就必须跳出樊笼跳出尘网,用超越的意识、超越的姿态,面对人生的四大困境,这就是庄子的超越哲学。
如何破解人生困境
每一个人都会发现:某一阶段,我们的人生陷入了原地打转的怪圈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同样的节奏,一成不变的情节,麻木的感觉,绝望的心情……
自恋自大,已经有严重职业倦怠感,一心想着跳槽的美国某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员菲尔,在民间传统的土拨鼠日——每年2月2日——去一个偏远小镇做报道,却意外在第二天清晨发现自己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每天都是2月2日,每天都是土拨鼠之日,每天遇到同样的人和事……
从最初的惊愕、不解,到烦躁、不安,到最后的尝试挣脱、逃亡、甚至自暴自弃、选择死亡,菲尔想尽用尽了一切办法,却无济于事,一觉醒来,仍然是让人厌倦的土拨鼠之日。无可奈何之下,菲尔转变思路,接纳自己、接纳别人,找到与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读书、学钢琴、学冰雕,更主要的是融入平淡却温馨的生活中,爱己爱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从而赢得了小镇所有人的尊重,也赢得了真爱。于是,“土拨鼠之日”魔咒消失了,2月2日终于翻篇,菲尔与自己的女友开始了新的幸福生活。
关于人生的幸福,哲人们有许多的论述,每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幸福在于创造、在于细节的营造,在于奉献,在于助人,在于自由自在、无所功利之求。李敖说:活得快乐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我们可以在技术层面摆脱不快乐。我想,这个技术就是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不快乐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让问题更糟。快乐的人一天天聪明起来,不快乐的人一天天愚笨下去,不快乐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那你为什么不选择快乐,选择聪明?
不快乐的人,天天会生活在“土拨鼠之日”,大雪封路,无所逃遁;快乐的人,特别是创造生活,自我成长完善,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就会翻开生活新的篇章,沉浸在美好温馨的氛围当中。
朋友,你是个聪明人吗,你想过幸福的生活吗,你想天天都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吗,那么,就从走出《土拨鼠之日》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