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通过哪些渠道可以了解一手的财经新闻?
可以通过看电视CCTV财经频道那里会有一手的财经新闻供你参考,或者在手机上下一些财经新闻之类的软件。
中国财经报道的栏目介绍
1996年7月1日,《财经报道》开播。1997年5月5日,《财经报道》更名为《中国财经报道》。当时,《中国财经报道》每天6次(周日5次)滚动播出(播出时间分别为6:00、8:30、12:30、17:50、周一至周六19:35、0:15),每次10分钟,以全方位报道发生在中国及世界的重要经济新闻为主旨,突出信息的及时性、权威性、知识性、服务性,力求准确把握中国市场脉搏,及时扫描全球财经动态。 《中国财经报道》率先涉足财经专业化道路,致力于为最具社会经济影响力的观众群提供高度提纯的财经报道与分析,当时其有关“亿安科技成为股市一道风景”、“胜利股份股权之争”、“追踪ST郑百文”、“北京房价到底高不高”及“揭开PT农商社的盖头”等报道受到广泛的关注。
1999年7月5日,《中国财经报道》改为每天4次滚动播出(周日3次),当时的播出时间分别为:8:30、12:30、19:35(周日除外)、0:15。此次改版取消了原17:50的节目,增加了0:15时长30分钟的节目,原8:30和12:30的节目时长延长为20分钟,全天共播出85分钟(周日70分钟)。
2000年7月3日,CCTV-2改为经济·生活·服务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改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12:30和晚间19:35各播出1次,每次20分钟,CCTV-4在周一至周五15:10安排中午12:30档的重播,口号改为“成功人士最关注的财经新闻,投资大众更便捷的理财顾问”。当时,改版伊始的“转配股上市市场波澜不惊”、“投资者看股评人士”、“郑百文说不做对不起股民的事”、“‘创智科技’解散‘五一文’”以及“财经点击2000”等独家报道,就使栏目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中国财经报道》在当时就以中国市场为核心,及时传播国内外重要财经信息,客观分析重大财经问题,深入报道热点财经事件,为广大观众提供有价值的、有趣味的财经新闻。
1996年至2001年,《中国财经报道》逐步形成了“以栏目独到的新闻视角进行专业分析”的报道风格。 《中国财经报道》在1999年和2000年《新周刊》、央视调查等机构联合举办由观众投票选出的“中国电视节目榜”评选中,《中国财经报道》连续两年获最佳财经节目。 1999年“中国电视节目榜”对该栏目的评价是:《中国财经报道》是中国电视最权威的财经报道节目,既新且快,对各类财经问题的评论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政府高层人士和行业巨头们在节目中极高的出镜,增加了节目的报道分量。2000年对该栏目的评价是:“以百姓的眼光看经济,以经济的眼光看社会,迅速崛起为投资时代财经新闻领域的新势力。面面俱到评论财经动向,一洗以往传统财经节目对股市的单一报道和对市场的漠视。”
2002年7月1日开始,特别是《经济信息联播》复播以后,《中国财经报道》开始转型为每天一档的“经济资讯专题深度分析栏目”,着力于宏观经济领域以及金融、汽车、电信、房地产等专业市场的热点事件解读和深度分析,并设立了财经评论员。 2003年10月20日CCTV-2改为经济频道后,《中国财经报道》口号改为“打开经济问号”,沿用至今。
2006年8月16日 ,《中国财经报道》再度改版,在深度报道领域更进一步,成为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时长60分钟的财经调查评论性节目,提出了在传媒行业中独树一帜的“选题精准法”。
2007年,《中国财经报道》提出了“回归历史、回归常识”的财经报道新理念,率先尝试财经节目与纪录片的融合。
2008年,《中国财经报道》提出以“研究型报道”为核心的财经节目制作理念,将议题制造者、研究者、报道者三位一体,极大提升了电视媒体对财经话题的核心驾驭能力。
2009年,《中国财经报道》率先进行了财经媒体的“整合传播”实验,为专业报道与大众传播的融合积累了宝贵经验。2010年后,《中国财经报道》在“财经纪录片”、“专业报道艺术化”等领域进行探索,用创意和诚意,保证节目的品质。
2015年起,《中国财经报道》推出《解密》系列节目。
权威公正
经济现象错综纷繁、无限复杂。凭借中央级新闻单位和中国覆盖最为广泛的专业财经平台优势、众多学术界顶尖专家的鼎力加盟、高素质采编队伍的高速运转,《中国财经报道》透析复杂的经济现象,倾全力维护权威与公正。
科学专业
敏锐警醒的新闻眼与客观的严谨求证,是《中国财经报道》重要的品质保障。一字增减,也须精益求精。
进取创新
我们有责任记取时代每一次脉动、写下变革中的瞬息记忆,《中国财经报道》必须始终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最高端。内容的前沿、题材的敏感超前与形式的创新是保持节目最佳状态的最重要标准;时异时新是我们的永恒主题。
探求真理
从纷繁的财经现象背后发现内在规律、前瞻趋势变化是《中国财经报道》的价值所在。
《中国财经报道》的精髓是:
向对社会经济最具影响力的观众群提供高度提纯的财经报道与分析。
《中国财经报道》的价值是:
最快的财经讯息、最全面的分析观点、最高端的前瞻预见、最深入的洞察研究。
《中国财经报道》的目的是:
协助最具社会经济影响力的观众群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中国财经报道》认为,繁芜的事件与枯燥的数字无益正确的选择与决断,媒体渠道的多元会干扰有效的信息传达。
《中国财经报道》发现,越是有影响力的观众越是需要资讯的整合与提炼。
《中国财经报道》提供给观众的是:
财经的头条 清晰的叙述
睿智的点评 全新的思索
我们期望为您:
提纯财金信息,解读政策动态,
透析错综复杂的财经事件,
建设高速通畅的信息渠道,
《中国财经报道》是不落幕的经济高峰论坛。
《中国财经报道》期待您的成功,为您喝彩。
每个周六,您能身临其境的财经江湖;每个周六,打开不可不知的问号。时间在变,追求不变。
看不懂财经新闻,怎么做才能增长财富?
有一句广告语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意思就是如果你要想获得更多收益,请学会理财。那么怎样才算会理财,怎样才会有理财收益呢?这就是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后大家包包里有了两个之后带来的新想法、新问题。而我的观点是,要想学会理财,应该从看财经新闻开始。(专业人士可绕道)当今社会,很多财富机会都隐藏在我们每天常见的财经新闻中,除非你不想理财,否则关注财经新闻吧,不仅要关注国内的,更要关注国际的。因为这些年来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全球经济已经一体化,大家可谓都生活在一个村里,任何地方发生的财经事件,都可能间接或直接影响到如何理财。说白了,财经新闻将直接关系到你我钱包的大小。
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财经新闻随处可见,你怎么看、看懂了吗?你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吸收多少干货,归根到底,这是要考验你的财经知识框架、量的积累以及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该如何读懂财经新闻呢?要具备哪些学科的基本知识吗?
很多新手在这里有个误解,就是认为读懂那些媒体上的财经新闻需要很强的专业基础,事实恰恰相反,大部分财经媒体,都会写得很通俗,专业术语不多,必须出现时也会给你解释一下,他们会把商业行为背后的原理和来龙去脉,说得简单而相对清楚、明晰。当然也不排除有少数财经新闻喜欢掉书袋,让人看不懂。
事实上,就阅读财经新闻来说,名词概念、市场法则、行业特点等碎片化知识点可以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学习,再通过读一两本经典著作把自己的基本知识储备补充一下,比如昆曼的《经济学原理》、米什金的《金融学》,另外对证券感兴趣的话推荐《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这样就可以在短期内建立自己一定的知识体系。此外,就行业敏感度来说,则需要靠时间来磨,没有捷径,有业内人士给你穿线理清脉络是天大的好事。还有政治嗅觉的培养,也是要靠积累和个人的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