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赠终南若僧》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杜甫什么样的情感?
《赠终南若僧》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无论自己取得多大的成功(失落也一样),无论自己觉得自我多么重要,在别人眼中或许不尽然,所以别显耀自己成绩。
杜牧 赠终南兰若僧
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
禅师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
这首诗也有另外一个版本,“家在终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休公都不知名字,始觉禅门气味长。”但是个人觉得,第一个版本更符合杜牧的诗风,字里行间显得更加清雅。
这是一首杜牧诗词中很不起眼的诗,但是却蕴含着诸多哲理,仔细品味,会有一番味道。先做一下注释,“杜曲”是杜家时代族居的地方,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誉,门第高贵,高官辈出,是豪门望族,最典型的是杜牧的祖父杜佑曾是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两枝仙桂”是指杜牧一年内既在洛阳的进士考试中及第,又通过吏部考试登科,是极为难得的。
诗讲的是唐文宗太和二年春,杜牧年少成名,进士高中,制策及第,轰动一时。这年春天,他和几个一起中榜的同年去终南山游玩,到了文公寺,在满园春色宜人的时刻,却看到一位僧人默默地独自坐在那里,杜牧觉得很奇怪,就过去和他交谈,谈吐间,杜牧发现这位高僧言谈精妙,旨趣高远,意味深长。僧人也觉得眼前的这位年轻人谈吐不凡,就问他的姓名,杜牧恭敬地告诉了僧人。僧人又问他现在在做什么,几位同年的进士十分高兴地向僧人介绍了杜牧,把他出身高贵、名门之后的出身、一年内中进士登制科的得意情况详详细细说了一遍,神色间满是夸耀。高僧听完这些人的话,却没有半点惊叹的反应,反而笑着说:“这些我都不知道啊。”
终南望余雪拼音版
《终南望余雪》古诗带拼音:
终zhōng南nán阴yīn岭lǐng秀xiù,积jī雪xuě浮fú云yún端duān。
林lín表biǎo明míng霁jì色sè,城chéng中zhōng增zēng暮mù寒hán。
《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朝代】唐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终南望余雪》内容品读:
《终南望馀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句句咏雪,句句从“望”字着眼,描写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
终南别业唐王维拼音版
《终南别业》拼音版:
终zhōng南nán别bié业yè
中zhōng岁suì颇pō好hǎo道dào,晚wǎn家jiā南nán山shān陲chuí。
兴xìng来lái每měi独dú往wǎng,胜shèng事shì空kōng自zì知zhī。
行xíng到dào水shuǐ穷qióng处chù,坐zuò看kàn云yún起qǐ时shí。
偶ǒu然rán值zhí林lín叟sǒu,谈tán笑xiào无wú还hái期qī。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朝代】唐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终南别业》内容品读:
《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写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突出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
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全诗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把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味、理趣二者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