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父母越说孩子越故意,孩子越故意父母越说,该如何破解?
- 2、不认识的3岁女孩对我说了不吉利的话,说一个没戴口罩的小孩死了怎么破解?
- 3、不到四周岁的孩子,突然说了个不吉利的词,会不会是不好的预兆?怎么破解。
父母越说孩子越故意,孩子越故意父母越说,该如何破解?
上周带女儿回娘家,一起在菜地里摘点西红柿,刚出门就碰到邻居宝妈拿着根棍子,追着她四岁儿子浩浩跑,好不欢乐!
看了一会,才知道原来是邻居家孩子在院子里玩水,弄得一身湿不说,还跟狗在一个盆里洗澡!并且这也不是第一次,要不然邻居也不会拿棍子揍!
邻居一手拿着棍子一手揪着耳朵,训斥孩子不讲卫生,孩子却振振有词表示:这么热的天,我和狗子都热了!邻居冲着街里邻居无奈笑了笑,但心中估计相当郁闷,孩子也太捣蛋了,你不让他干啥他偏要干啥,怎么就诚心作对,这是咋回事?
其实孩子喜欢对着干,对于父母来讲是最为头疼的事情,这种事情相信很多父母都有经历过!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爱和你对着干?
3到6岁的孩子,是多数家长认为最难教育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孩子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喜欢尝试但同样也擅长“造反犯错”。尽管父母耐心的去讲道理,但孩子却偏偏喜欢和你对着干,你越说孩子越做,孩子越做你越说,似乎陷入了教育死循环!
其实造成这个情况,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首先,孩子语言敏感期
什么叫做语言敏感期呢?指的是孩子在一个特定时间内语言学习能力特别强,对于父母的话或者听到看到的东西,学习能力特别快!
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孩子对父母某些特定的话印象深刻。例如,这个东西你要拿,孩子偏要拿,这个东西不能吃,孩子听完后还往嘴里塞!孩子往往只听到了“不要”之后的内容,而对你的指令充耳不闻!
可能是这种语言上的选择性“听从”,导致孩子一次次打破你的劝阻,偏要对着干,所以出现你越说孩子越要干的情况!
第二.孩子好奇心强
这个世界的一切对孩子而言都是好奇的,他们带着好奇心去探索所有的未知!瓦特因为好奇水壶蒸汽所以发明了蒸汽机,牛顿因为好奇苹果自由掉落所以证明了万有引力!
因此,好奇心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探索,但是这种探索也伴随着“犯错破坏”,在父母成熟的世界观眼中,孩子这些不符合常规的行为就是调皮捣蛋。
第三,为了吸引父母注意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磨人精,你的注意力稍没放在她身上,她就大呼小叫吸引你的注意力。之前有文章提到过,为什么孩子自己走得动,还偏要妈妈抱呢?其实是孩子想要吸引你的注意力!
在孩子眼中,对与错的概念还相当模糊,如何到达目的才是他们做事的唯一方向。因此,去做父母禁止的事情,吸引你的注意力,哪怕是批评,孩子也会认为达成目标了!
那么该怎么解开这个教育死循环?
与其你拼命唠叨禁止,孩子还是和你对着干,不如换个方向去尝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跳出这个死循环怪圈!
第一, 转移孩子注意力
都说“鱼只有七秒钟记忆”,那小孩子也只有“三分钟热度”,特别小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事物的专注力时间很短,容易被其他事物给分心。
对于这种情况的孩子,父母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不让孩子看到,也就不容易激起孩子欲望。之前网上看到过一个视频,妈妈抱着女儿捂着眼睛,快速从玩具区冲过去,孩子没看到自然就不会哭闹要玩具。
第二, 少对孩子说“不”
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父母的“不”往往被误认为“去这样做”,这种带有强烈否定的词语,会让孩子产生误解,导致行为出现偏差。比如,你不要碰这个东西,孩子会误解为去碰这个东西!
孩子行为出现偏差,父母脾气就上来,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孩子语言理解能力有限,父母要尽量简单化,用肯定的口味提出自己的诉求,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样孩子可以更轻松的理解!
第三, 让孩子尝试体会
为什么孩子都喜欢看小猪佩琪呢?小猪佩琪中有一集,佩琪和乔治踩水坑玩,结果弄得一身泥泞,而猪爸爸并没有批评佩琪和乔治,而是带着孩子一起玩!这种没有批评,爸爸妈妈带着一起体验快乐的方式,对孩子吸引力太大了!
所以我觉得的,有时候父母唠叨一百遍孩子还是听不进去,不如带着孩子一起“放纵”一回,快乐过后再来协商约定,这样孩子更能听进去你的意见!
父母不想“对牛弹琴”,不费力气和功夫的去陪孩子成长,以上这些建议不妨尝试下,说不定有奇效呢!
不认识的3岁女孩对我说了不吉利的话,说一个没戴口罩的小孩死了怎么破解?
不需要破解,只要你不迷信,这就是破解,小孩子随便说的话,不要当真,他说的话也不会在你现实中生活中发生的。
不到四周岁的孩子,突然说了个不吉利的词,会不会是不好的预兆?怎么破解。
我姐因为就没有任何的关系,小孩儿又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是来源,要么是难于大人日常生活当中,他在哪里听到了小孩儿就是这样的,他学习模仿能力很强,要么就是在电视当中学到的。所以说没有必要去有这么大的一个机会,没有任何的一个预兆,只不过就是小孩儿的一个学习。他无论说什么字儿,说什么词儿来讲的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没有必要把这种事儿了,太在意。你就像我的小侄女,当年学会一句骂人话,我们都很诧异,后来才明白,是她的爷爷奶奶无意当中啊开玩笑,她就学会了,就那么一句话,就那么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