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医是骗人的吗
- 2、河南71岁老中医免费看病只开药方不卖药,老中医为何这么做?
- 3、中药秘方是否可以破解?
- 4、为什么有些人说中医治好的病,其实不治也能自愈?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 5、中医明显就是伪科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中医药大学呢
- 6、请问大家,气郁体质如何破解!
中医是骗人的吗
不是骗人的,只是现在好的中医太少了,中医是需要经验的,经络、穴位、五行这些东西都有它的理论在里面,中医能用针灸实现局部麻醉,骗人的能做到吗?为什么外国人相信中医,中国人反而怀疑呢?太悲哀了,听说韩国要申请“韩医”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真的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让给外国人吗?
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与历史发展
中国的中医经络理论和建立在经络理论上的中医针灸疗法,是最为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一。《黄帝内经》认为:将人体各器官、各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经络。“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对中国人习以为常,但外国人却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按照西医的方法对人体解剖,并不能使我们见到经络的样子;但中医们却可以按照它的路线治愈各种疾病,犹如神助一般。西方人又是注重结果和疗效的,看到那么多的病人和病例在中医的治疗下得以恢复健康,又非常急于弄清其中的奥秘。
据统计:在本世纪初,在中国学习中医理论和中医疗法的外国人有七千多人,他们来自一百零四个国家,其中欧洲人居多。一位法国女学者认为:疑难症、慢性病用中医、中药和针灸疗法治疗后,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原因在于:中医不是只进行局部的治疗,而是注重对病情的整体把握,对疾病有一个整体观。而这正是西医缺乏的。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当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扁鹊路过虢国的时候,闻知虢国太子死亡,就到宫中探视。问及太子死因,宫中懂医道的中庶子说:太子是因为血气与季节不对应,病发于外而邪积于内,得不到外泄。使阳气缓而阴气急,导致暴厥而死。自鸡鸣时分到现在已经半日了。
扁鹊说:麻烦你给国君通报一下,就说我渤海秦越人可以使太子死而复生。中庶子不敢通报,扁鹊解释道:我的医术可以闻病之阳便可论述其阴,太子并没有死,你如果不信,可以去看一下,太子的耳朵里一定有响声,他的鼻孔一定是张开的,而他双腿内测和阴部也一定还有余温。这一番话,听得中庶子目瞪口呆,连忙把虢国君请了出来。扁鹊对虢国君解释道:太子这个病叫“尸厥”,是由于“阳入阴中,阳脉下坠,阴脉上争,阴阳失常,气闭而不通。所以病人其形静止,就像死了一样”。说罢,扁鹊来到太子身边,先对他实施了针灸术,以通其经络。少时,太子果然醒来。扁鹊又用药物烫熨他的双肋,太子就可以做起来了。扁鹊留下几剂汤药就离开了。不几天,太子果然恢复如初。
虢国太子为了感谢扁鹊的救命之恩,愿追随扁鹊继承他的医术。一路寻找扁鹊而去。至今在河北内丘县寺沟村且停寺遗址还留有两千六百年前虢国太子寻找扁鹊时在其下歇息的古银杏树,以及后世对此事记载的石碑碑文。扁鹊用针灸术迅速使得虢国太子“死而复生”的故事,是中医依靠其经络学说和针灸方法,对病人病症整体把握、辩证施治,从而使危重病人快速恢复健康的生动记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经络研究中心祝总骧教授解释道:“一:人体存在隐性循环传感线;二,经络现象是不依赖中枢神经和血液循环而独立存在;三,经脉的确切位置与古典经络图基本吻合,并且该系统用现代科技方法是可观的”。根据《黄帝内经》的描述:人体当中经脉分布于人体的深层,络脉分布在人体的表层。
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理事李定忠教授说:“人体有两大系统:一是物质的,一是信息系统。经络就是人体的信息系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付学华介绍说:“经络西医没发现,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经络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结构,它不是一个管道,它是一个生命活动现象,只存在于生命活动进程中”。根据这个理论,中医认为人的经脉分为正经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奇经有八,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
《黄帝内经》认为:“邪客”(即:病魔)沿着松弛的皮肤侵入人的络脉,侵满之后就会灌入经脉。如得不到阻止,就会沿着经脉而进入人的五脏。因此,不论什么病,都可以沿着相关的经络来医治。
我国古时候的《医案》记载名医孙东宿的一例医案:南都大司马袁洪溪因暑天忙于公务而患病,在躁热时吃下冰浸的瓜果等物,致使拉肚子。手下的医官们为他开了胃苓汤加滑石、木通、车前子等药医治腹泻。拉肚子倒是好了,又转成便秘了。医官又用润肠丸医治,又拉起肚子来了,反复几次,最后导致站着小便不出来,下腹涨;躺下又有小便沁出不止,众人束手无策。
孙东宿诊后认为:这是盛暑不去所致。因现在是下午,脉象不准,明早再诊脉定药方。袁洪溪拉住他说道:“我这病很长时间了,今天你无论如何也要给我开付药。”孙东宿只好以“益元散三钱”煎香濡汤给他服下。第二天病人病情照旧。孙东宿说:“我明白了!这是经脉的‘三焦经’出了毛病!《黄帝内经》记载:这是尿窍不对之症。膀胱中温热下坠,导致窍不对应,所以站着尿不出来。睡倒时下坠的膀胱横着又渗尿不止。只有提补上中二焦元气,清除下焦的湿热,使三焦恢复正常,自然尿窍相对”。用这个理念指导医治,病人果然好了。
这是在经络理论指导下医治好疑难病症的典型医案。中医传统的针灸疗法,就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上实施医疗救治的。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北京中医院教授贺普仁说:“不懂经络,开口就错!按照中医经络理论,中医能很轻易地诊断出一些疾病:比如在足三里的下方,有一个穴位,在那里一按,就能反映出你是不是得了阑尾炎。这个穴位就叫阑尾穴。这是靠经络传导为根据的。同样的道理,你胃不好,在足三里上就有反映;你肝有病,在丘墟穴就有反映。所以在诊断上离不开经络”。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在2000年至2005年间,为六十一名中风瘫痪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有起色,其中15%完全康复,活动能力与常人无异;40%情况明显好转,例如可轻微摆动脚部或缓慢地行动。港大中医药学院助理教授周杰芳认为,针灸能通过经络刺激脑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量,并有效溶化血栓,消除血管阻塞。如病者在患病后半年内接受针灸,可大大提高复原机会。
据德国《焦点》杂志报道:2004年德国医学家通过一项有五十万人参加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再度证明了针灸疗法确有疗效。这一结论有望为针灸疗法被纳入德国医疗保险体系亮起绿灯。来自柏林的医学家斯特凡?威尔里希向该杂志证实说,在这项可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有关自然疗法的试验调查中,他们确证了针灸疗法的疗效。调查中,那些患有偏头痛的患者在接受针灸疗法之后,有50%的病人症状得到缓解;而那些患有背痛或者膝盖疼痛的患者,许多人的病情也都在接受针灸疗法之后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2005年的《内科医学档案》学刊上发表大型临床研究报告指出,针灸对古柯碱等毒瘾病人确实具有很好的疗效。耶鲁大学的这项研究是由心理学家马格林领衔,研究小组对八十二名海洛因和古柯碱毒瘾病人进行针灸等治疗。马格林说,不论海洛因毒瘾或古柯碱毒瘾,针灸都有高度安慰剂效应,可以减低病人对毒品的欲望。不过,他承认,针灸恢复人体自疗功能的详细过程,西医没有人真正了解。耶鲁的实验报告加强了针灸确有疗效的说法,而在美国,有执照的针灸师已超过1.5万人,可见针灸大有成为主流医学的趋势。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相处的长期实践中,了解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理,形成了一整套独有的辩证施治的养生却病医疗观。在对人体结构、致病机理、治疗法则等方面,都有区别于西方医术的独到之处。这些认识和实施方法,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和理解。也进一步证实了“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国际的”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河南71岁老中医免费看病只开药方不卖药,老中医为何这么做?
俗话说,医者仁心,在我们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老中医是秉着为病人看病的态度去对待病人,为病人看病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在河南有一位70多岁的老中医免费给病人看病,每次给病人看病开药不卖药,老人的这种做法感动了所有人。
河南71岁老中医免费看病只开药方不卖药,老中医为何这么做?
据了解,老中医家祖传三代都是中医,前来看病的人每天都排满了队,由于老中医看病只开药不卖药,所以深受大家的崇拜和尊重,案头摆满了开出的药方,存根足足有几百本之多。
相信很多网友会觉得很奇怪,老人行医的目的不赚钱,他为何这么做呢?老人称,治病不能光讲钱,能让病人健康才是最重要,而且他的祖祖辈辈给人看病都是免费的,20余年一共开出了约,有10万张药方。
老人中医称,他行医的目的是能治好,病人看到病人的病好了,开心了,他就觉得很欣慰,越干越有劲。在老中医的家里挂满了锦旗,这些都是老中医给病人治好后送来的,老中医称,看到这些锦旗自己心里特别的欣慰,能在自己有生之年,用自己微薄之力给病人看病,让病人健康是件,很幸福很快乐的事情。
老中医免费看病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有很多老百姓都是慕名而来的,他们来看病的目的不是觉得是免费,而是这位老中医不仅看病不要钱,开了药方还挺管用,因此大家是信赖他的医术。
有网友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需要这样的老中医,这样就能够减轻大家看病难的问题,老中医的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去学习,从老中医的身上也让大家看到了医者仁心,老中医的这种崇高精神和敬业精神,值得我们点赞,也值得大家去学习。
中药秘方是否可以破解?
目前还没有这个技术,每一味中药都有许多种成分,方子药味少还好办一些,如果是几味或者十几味、几十味中药,而且有些化学成分是其它中药也有的,那就更难了;何况即使你破解了其中的几味药,也无法知道各自的剂量,学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因此,具体处方是无法破解的。别人可能会说他可以破解,那是吹牛、欺诈。
为什么有些人说中医治好的病,其实不治也能自愈?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中医是指内包含古人的精髓,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我国中医一直占据我们医学的主要方面,它包含的内容多样而且神秘。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西医越来越迎合这个社会,疗效迅速疗程短的西医越来越迎合世界以及中国,中医面临着危险。有外国人认为中医没有科学依据,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开始指向中医的潜在危害,并且并认为中医不能带来利益。
在我看来中医是一个及其复杂的体系,有太多难以厘清的东西,但这无碍于它在中国的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得不说中医并没有在倒退,它也在成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是现代中医的发展。事实上,中医内部的学术争论恐怕远远比外界的争论要激进、激烈得多。而且这些争论真真实实的在影响着医疗卫生决策,涉及人力和经费的分配,行业的发展。而这些中医人几乎从来不会拒绝和其他学科研究人员的科学探讨,而且在许多方面展开了合作。
而对于所谓“谣言”,普通人群的医学知识中恐怕是谣言最为泛滥的领域了。中医虽然有许许多多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但同样不能免于谣言的中伤。然而有关于中医的谣言是最难破解的,因为中医的范围太庞杂,难以定义。很多时候,中医从业者自己也被一些吹捧的谣言哄的飘飘然了。成为了权威的谣言传播者。所以对待中医我们应该理性地去认识,而不是盲目的去听从别人的话语,来误解对中医的看法。
我眼中的中医不单单只是一种医学领域上的内容,它还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纵观中医学发展过程,其发展史分为三大阶段,中医理论的奠定时期,中医实践经验积累和理论完善时期,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研究的萌芽与探索时期。
中国理论的奠定时期在秦汉时期,到了汉代,疾病的流行,一些先进的医家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吸取了当时流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在医药学上的认识,形成了基础的临床医学基础。
中医明显就是伪科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中医药大学呢
为什么说中医不是科学?
1955年成立的中医研究院在去年11月改名为中医科学研究院,特地加了“科学”两个字,据称这表明结束了多年来中医是否是科学的争论。如果靠这种文字游戏就能结束争论那就太省事了。美国的神创论者成立了“神创科学研究所”,但是生物学界仍然不认神创论是科学。
同样,美国生物医学界虽然对中医的某些疗法(例如针灸)是否有效有争论,但是对中医是否是科学却是没有争论的:不是科学。例如,美国国家卫生院和美国医学会都把中医和其他乱七八糟的民间医术一起归为“另类医学”,不属于医学科学。著名的反伪科学组织“对声称超自然现象的科学调查委员会”(CSICOP)则干脆认为中医是玄学、巫术、伪科学。
中医支持者在面对批评时常见的一个反弹是批评者不懂中医,似乎只有中医从业者才有批评中医的资格。按这个逻辑,我们也可以说只有算命先生、风水“大师”、星相师才有批评算命、风水、星相的资格了。要批评某一种学说是否科学,无需演一出“敌营18年”再反戈一击,甚至无需了解它的细节,只要根据通用的科学标准对其思想和方法加以衡量即可。
尤其是在有现代医学可做为对照的情况下,只要具有现代医学知识,要判断中医的非科学性就更为容易。
如果用科学哲学中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检验标准,例如逻辑的自恰性、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测量性等,对中医进行一番分析,我想不难认定中医不是科学。我不想在此做这种枯燥的“科学是什么”的理论分析,而只想从另一个角度,反过来从“科学不是什么”说明为什么中医不是科学。
科学讲究创新,绝不崇古。因此在科学中不存在人人必读、必信的经典。现代医学的学生除非是本人对医学史感兴趣,否则没有人会去研读希波克拉底、盖伦、维苏里、哈维等等历代医学大家的著作,不熟悉经典著作丝毫也不影响他们行医。现代医学的论文也没有人会把前贤语录当论据,靠引经据典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中医则不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代文献是中医学生必读、必背、必信的至高无上的经典,是他们诊断、处方的依据,中医的论文往往只是对这些经典的阐明、验证。所以,中医更像是一种人文学,而不是科学。
科学研究的是普适的自然规律,它没有国界,不具有民族、文化属性。
虽然现代科学是在西方发展出来的,但是早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融入了东西方各国科学家的贡献。没有一门科学学科是只有某个民族才有而其他民族不予接受的,也没有一门科学学科是只有某个文化背景的人才能理解而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无法掌握的。中国人并不需要先去学习西方文化才能掌握现代医学,就是因为现代医学是一门不具有民族、文化属性的科学。
所以,把中医当成中国特有的科学,把中医的科学地位不受西方科学界的认可归咎于西方人不了解中国文化,那是很荒唐的。
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个学科都相互联系、统一在一起,不存在一个与其他学科都无联系、甚至相互冲突的独立科学学科。现代医学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之上,而生物学又建立在物理、化学的基础之上。
但是中医不仅在整体上(而不仅仅是个别细节)与现代医学不兼容,也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不兼容,它对抗的不仅仅是现代医学,而是整个现代科学体系。这样的东西,可以是与科学无关的哲学、玄学或别的什么东西,但是不可能是科学。
为中医辩护的一个常见理由是说它是一门经验科学,是几千年经验积累的结晶。
虽然经验有时候含有科学因素,但是经验本身并不是科学,单凭经验而不按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是不可能归纳出科学理论的,所以“经验科学”的说法本身就不科学。历史是否悠久也与一门学科是否科学无关。有的科学学科(例如现代医学)的历史非常短暂,而有的非科学学科(例如算命、巫术、星相)的历史甚至比中医更悠久。
事实上,中医主流历来是看不起经验的,鄙视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民间偏方、验方。中医理论基本上并非经验的积累,而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玄学基础上的臆想,并根据这套臆想来诊断、处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认为是中医药经验的集大成,充斥其中的却是天人感应的谬论,例如它声称夫妻各饮一杯立春雨水后同房,治疗不孕症有“神效”,这显然不是什么经验积累,而是因为“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
中医之所以相信虎骨、虎鞭、熊胆、犀角是良药,是因为这些动物凶猛、强壮引起的联想,所谓取象比类,类似感应巫术。水蛭会吸血,中医就让为把它晒干了入药能够活血化瘀,蚯蚓(地龙)在土壤里钻来钻去,中医就认为它晒干了入药能够通络利尿,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以生物的习性附会其死物的药效,这显然不是经验结晶,而是变相的感应巫术。
没有科学的指导,宝贵的经验也很容易走偏。以抗疟良药青蒿素为例,它的研发是受到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疟验方的启发:“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显然是一个验方,与中医的辨证论治、复方配伍的理论无关。后来的中医医书例如《本草纲目》虽然都有青蒿可截疟的记载,但是现代研究表明中医所说的那种芳香可食用的青蒿(香蒿)并不能治疟疾,青蒿素是从中医并不认为能截疟、辛臭不可食用的另一种植物臭蒿(黄花蒿)提取出来的。
我们只能推测葛洪说的青蒿指的是臭蒿,被后来的中医家搞混了,所以现在往往就把臭蒿改叫青蒿了。
为中医辩护的另一个常见理由是说它有效。但是有效性并不等于科学性。科学固然会有效,有效的却未必是科学。中国人大约在明朝的时候已发现通过种人痘能够预防天花,这应该是一种经验结晶,而且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中医却把天花当成是小儿先天就有的藏在命门中的“胎毒”,而种痘是为了把胎毒引出来。甚至在更安全、更有效的牛痘术于19世纪初自西方传入中国后,中医家也要来个“中西医结合”,对种痘后的反应进行辨证施治,认为是“脾经毒甚,血热违和”。在今天看来这种与有效的经验相结合的理论当然是很可笑的。
何况,中医治疗的有效性是很值得怀疑的。许多人之所以相信中医的疗效,是因为相信自己曾经被中医治好过,而中医家也在医案中津津乐道如何巧治某个患了疑难杂症的病人。不幸的是,患者的证言和医生的“医案”并不被现代医学认为是疗效的证据。许多疾病都能自愈,在受到心理暗示时更是如此,患者的痊愈不一定是所接受的治疗导致的,因此某个患者被某个中医用某种疗法治好了病,并不能做为该中医医术高明、该疗法确实有效的证明。
一种疗法、药物是否有效,是必须经过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才能确定的。现代医学是迟至上个世纪40年代才确立了这个原则,古人迷信名医医案本无可厚非。但时至今日,一些“中医泰斗”仍然拒绝接受现代医学的临床检验标准,碰巧“治好”了某个疑难杂症就大肆吹嘘,没治好的病例则只字不提,连把自己的亲人治死了也不知反省,这和江湖医生有什么区别?
为中医辩护的人经常说,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实践证明了传统中医药学的确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这个诉诸民族感情的证据根本不值一驳。一个民族的繁衍生息并不需要靠医术来维持,这证明不了其医术的科学性。其他民族、甚至其他物种几千年来也都在繁衍生息。在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并不高于其他民族,在古代和近代都只有三十岁左右,现代中国人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到七十多岁完全拜现代医学之赐。
事实上中医可能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反而有负面影响,本来可以自愈却因不当治疗或为了养生服用有毒的补药而过早死亡的中国人不知有多少。又如,历代中医都认为女性受孕时间为月经净后六日内,还胡说什么单日受孕为男,双日受孕为女,而那段时间恰恰是女性最不容易受孕的“安全期”,如果古代中国人为追求多子多福真按中医的指导择日“敦伦”,反而是无意中在搞计划生育了。
否定中医是科学,并不是在全盘否定中医。中医理论没有科学价值,但是可以有人文价值,中医的某些经验疗法(特别是偏方、验方)也可能有其实用价值,值得现代医学去挖掘。所以对中医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废医验药”,抛弃不科学的中医理论,在现代医学的指导下检验中医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们也不必因为中医不科学而妄自菲薄。毕竟,在现代医学兴起之前,各国、各民族的医术(包括西医)也都不科学,并不比中医好多少,甚至更糟糕。有人声称中医是“超科学”、“人体科学”,未来科学的发展会证明其正确性云云,这和那些“算命先生”、“风水大师”宣称算命、风水是超越现代科学的“预测科学”、“环境科学”并无不同,不过是一厢情愿。
现代医学接受中医的某个疗法是可能的,接受中医理论则完全不可能。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古人的智慧能够超越现代科学。科学是向前发展的,不可能重归蒙昧。天文学不会重归占星术,化学不会重归炼金术,生物学不会重归神创论,同样,医学科学也不会重归玄学、原始医术。
能否超出朴素的民族感情科学地看待中医,是检验一个中国人的科学理性素养的试金石。
请问大家,气郁体质如何破解!
常吃驴肉汤,阴霾心情一扫光
“天气”与“地气”相合,起着滋养五脏之气的作用。气在人体内是流动不止的,中医把气的流动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统称为“气机”。而气的流动受阻,则称为“气滞”或“气郁”。现在,气郁的人越来越多,主要是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所致。
中国有句俗话,叫“人为一口气,佛为一炷香”,当人没气儿时,生命也就终结了。中医认为,人是天地之气交感的产物, 《黄帝内经》就有“天地合气,命之日人”的说法。人体的构成也是以“气”为物质基础的,所以《医门法律》中有“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的说法。
那么,气是如何作用于人体的呢?一般将气分为“天气”和“地气”。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张景岳对此的解释更为详细: “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五气分入不同的脏腑以供养人体。中医有种功法,叫“辟谷”。练此功法的人,通常不吃不喝,只靠吸纳自然界的清气就能生存,原因就在于大自然之气可以提供给人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
“地食人以五味”,这里的“食”读做“si”,是“给别人东西吃”的意思。哪五味呢?即酸、甘、苦、辛、咸。五味也是与五脏相对应的,其中酸入肝,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咸入肾。人每天都要吃饭,其实也是为了供养五脏。比如某些人调侃时,就会把吃饭说成是“祭五脏庙”。
“天气”与“地气”相合,起着滋养五脏之气的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气在人体内是流动不止的,中医把气的流动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统称为“气机”。而气的流动受阻,则称为“气滞”或“气郁”。
现在,气郁的人越来越多,女性朋友有此症状的比例更大,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再加上女人比较情绪化,容易气机不畅,导致气郁。气郁的人从体形上来看,一般偏瘦。在性格上,一般比较内向,情绪多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而且多疑,一点小事儿都会触动敏感的神经。从外表上看,气郁体质的人看上去总是忧心忡忡的,一副惆怅的表情。由于气机不畅,气就会在人体内乱窜,所以还会出现疼痛的现象,或是喜欢叹气,叹一口就会感觉特别舒服。从舌象上看,气郁的人舌头是淡红的,舌苔很薄,脉弦而细。另外,气郁的人痰多、大便偏干,便溏的情况很少。气郁如果不及时调理,有可能发展为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