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急求最快的下载工具!!!!!
最快的下载工具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
【站长说明】
这个软件(简称IDM)我试用了几天,下载的速度的确十分惊人,完全超越了以前的那些下载软件,现在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它的汉化版,大小在1M左右。
【官方介绍】
提升你的下载速度最多达5倍,安排下载时程,或续传一半的软件。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的续传功能可以恢复因为断线、网络问题、计算机当机甚至无预警的停电导致下传到一半的软件。此程序具有动态档案分割、多重下载点技术,而且它会重复使用现有的联机,而不需再重新联机登入一遍。聪明的in-speed技术会动态地将所有设定应用到某种联机类型,以充分利用下载速度。 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支持下载队列、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和映摄服务器、重新导向、cookies、需要验证的目录,以及各种不同的服务器平台。此程序紧密地与Internet Explorer和Netscape Communicator结合,自动地处理你的下载需求。此程序还具有下载逻辑最佳化功能、检查病毒,以及多种偏好设定。
【网友说明】
本人实在不想卖弄但是见大家都用不了,其实我也听一个朋友讲的,赢政早有人这么做了首先说一下IDM 检查注册信息是否合法是通过IDM 的官方站点即来检查注册信息是否合法的,绝大部分算出来的号都会被封掉,一般第一次可以第二次就提示……最多也就用几天,现在就很明显了,只要我们把IDM 的官方站点屏蔽掉就可以无限试用了,且再也不会提示说非法用户了,但是有一个缺点就不是不能升级,我从4.05to4.06也是这样搞的 4.05 卸掉,装4.06破解方法一样,大概IDM 的更新时间是两个月,我个人认为这样比那种15天注册的一次好,有新版,down下来装新版其实都一样
参考资料:;id=139
回答者:吴田田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10-16 20:00
--------------------------------------------------------------------------------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
100% (1) 不好
0% (0)
其他回答 共 1 条
FLASH Get(网际快车(FlashGet,原名JetCar)来下载软件,它强大的断点续传和分类管理功能是有目共睹的。但如果你同我一样使用Unregistered(未注册)版本,那你就要忍受来回滚动的广告条幅,特别是在线路条件不佳的情况下,网际快车几乎成了网际拖拉机。只见时间滴滴哒哒往前跑,版面上的进度指示灯却怎么也不往前挪,更恼人的是FlashGet上的广告还是照显示不误,真是雪上加霜。
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个小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打开控制面板,双击“Internet选项”图标,再点中“Internet属性”中的“高级”标签。最后,将“设置”中“多媒体”栏的选项全部关闭(就是把打勾的方框都点空)。等你下次使用FlashGet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个世界清静了!再也没有广告来骚扰你,下载的速度也提高了。尽管并不很明显,但对于经常使用FlashGet下载的朋友,天长日久也能为你省不少时间!
其实,在使用IE浏览网页的时候,也可以使用以上的方法。尤其是在网上通过搜索引擎检索文字资料时,你可以把无用的广告、声音、图像等过滤掉,浏览的速度自然也能提高不少。
好了,坐到电脑边,好好享受更快的FlashGet和经过减负的IE吧(以上方法对NetAnts等软件同样有效)。
(小丸子 中国网友报)快车)网际快车的英文名称为FlashGet,它原来的名称就是JetCar,JetCar是1999年中少有的精品共享软件,是网络下载工具的一颗新星,曾经被《电脑报》评为1999年度的最佳共享软件。JetCar在第0�76版后改称为FlashGet(网际快车),名称变了,但功能更趋于完善,是国内比较少有的面向世界用户的共享软件,赢得众多的赞誉。
主要功能
●完全支持IE和Netscape以及URL地址拖动下载
●捕获浏览器点击和剪贴板监视下载
●可将下载文件分成多个部分同时下载
●可以同时进行多个文件的下载
●具有丰富和完善的下载软件管理功能
●可检查文件是否更新和自动重新下载
●支持自动拨号、自动挂断和关机
●支持代理服务器及下载速度限制
●自动识别操作系统和自动切换中英文界面
程序获得
配套光盘 网际快车(FlashGet)是比较著名的共享软件,一般很多配套光盘都收录有,如电脑报的配套光盘。不过注意,网际快车的以前版本称为JetCar。如果你想拥有最新版本的网际快车,则一般就只有在网上下载了。
下载网址 网际快车的下载地址
版本和文件 网际快车目前的最新版本为0.91,下载文件大小为1.24MB,下载文件为一个ZIP格式的压缩文件(fg1030f091.zip)。
注册问题 网际快车不须要注册就可以免费使用,不过未注册版本,会在工具拦上显示广告。网际快车的注册费用并不高,注册后会得到比较好的服务支持。
安装
将网上下载的网际快车(FlashGet)安装文件解压缩,解压后注意先阅读文件包中的readme文件,该文件中提示如果你的系统中安装了JetCar,须要先卸载JetCar,然后才安装FlashGet。在卸载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删除下载数据库文件(通常为同目录下的Default�jcd文件)。
运行Setup开始安装,先进入欢迎画面,点击“Next”,设置程序的安装目录,注意,网际快车使用安装后所在路径的Download文件夹来保存下载的文件(当然也可以修改)。建议选择一个比较空的分区盘来安装。然后,再一路按“Next”就可以完成安装。程序安装后,将在开始菜单和桌面建立快捷启动方式。
界面
网际快车的界面窗口和老的网络蚂蚁比较相似,不过在程序界面的右边多了一个类别管理窗口,实现下载任务管理和下载文件管理的切换。另外,网际快车的工具栏比较醒目并附有中文名称,由于实现已下载文件和未下载文件的分类管理,在使用的时候,界面中不会有太多的列表项。
添加下载任务
1.手动添加下载任务
启动网际快车,在程序的界面窗口中点击工具栏中的第三个工具图标——“新建”,弹出添加下载任务窗口,在其中的URL栏中添入你下载文件的链接地址,如:
常用软件/fg1030f091.zip,
一般情况下其他都不需要设置,点击“确定”即可开始下载。
2.使用剪贴板监视下载
启动网际快车并最小化,然后打开要下载文件所在网页,在要下载文件的链接文字或图标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复制到剪贴板”,同样也可以弹出上步所示的下载任务添加窗口,在窗口的URL栏中已经填上了你剪贴的链接地址。点击“确定”也就可以下载了。
注意,如果在选项窗口(通过菜单“工具/选项”打开)的“监视”标签中没有设置自动监视剪贴板下载,则就没有这项功能。
3.使用拖动链接到悬浮窗口
网际快车同网络蚂蚁一样,也有支持拖动链接地址的悬浮窗口,这个窗口可以在一般文件和程序窗口的上面,你可以在浏览器中将一个文件下载的链接地址拖动到悬浮窗中,同样网际快车将打开添加下载任务窗口,并在URL栏中填上了你拖动的链接地址。点击“确定”即可下载了。
4.点击网页的下载链接开始下载
网际快车可以监视浏览器的点击,当点击网页中URL时,可监视该URL,如果该URL链接是你设定的下载文件类型,则弹出下载任务添加窗口。注意,有时候为了使浏览点击和下载点击不冲突,可以在选项窗口(通过菜单“工具/选项”打开)设置须要使用Alt键时才允许程序捕获浏览器点击。
5.通过IE的右键弹出菜单开始下载
网际快车安装后,会添加“使用网际快车下载全部链接”(下载页面中所有链接的文件)和“使用网际快车下载”(下载选择的链接文件)两个菜单项到IE的右键弹出菜单中,当你在浏览页面点击鼠标右键,就可以选择下载本页所有的链接文件或者某个单个链接文件。
编辑下载任务
网际快车开始一个文件的下载,都有一个添加下载任务窗口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点击“确定”就可以开始下载,但你也许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也需要对这一个下载任务进行编辑。
选择类别 下载的文件,可以将之归为软件、游戏、MP3,在添加下载任务窗口中预先将该下载文件进行归类,下载结束后,该下载文件就保存在预先设定的类别目录中。在“类别”栏中选择即可。
设置下载文件的保存目录 程序默认的下载文件保存文件夹是程序安装目录中的Download文件夹,如果你需要将下载的文件保存到你指定的文件夹,可在“目录”栏中设置
重命名下载文件 在重命名栏中,可以将下载的文件改名,如将网际快车的下载文件“fg1030f091.zip”改为“网际快车091.zip”。
设置代理服务器 许多用户可能要使用代理服务器来上网和下载,因此设置了很多的代理服务器,网际快车也可以设置通过代理服务器下载,不过要在选项窗口中添加你使用的代理服务器地址,然后就可以在添加下载任务窗口的“代理服务器”栏中选择使用哪个代理服务器或是不使用代理服务器。建议一般不要使用代理服务器来下载。
设置将文件分成几份下载 就是网络蚂蚁中的多点连接,将一个下载文件分成几份来下载,有时候可以增加下载的速度。网际快车建议是将文件分成4份,但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少分一些或者多分一些。建议大家分成1份,因为有些网站不支持多点下载,你分成多份的话,可能会无法下载。
设置什么时候开始下载 一般我们都是立即下载,当然你也可以设置某个时间定时下载或者是以后再手动下载。注意,如果设置“以后手动下载”,下载的任务将保存在“正在下载”的类别列表中。
添加下载文件的注释 一个下载的文件,如果时间久了,光从名字上你可能看不出它是干什么的了,不过在下载的时候,你可以添加你对该文件的注释,以后好查询。
注意事项:
1、 建议不要使用代理,一方面可能给代理造成网络拥塞,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连接不上。
2、有时干脆就出现无法连到下载服务器的现象,呵呵,很正常,ftpserver 软件一直高负荷运行,经常出错,有时处于软件的自动保护会终止服务。我会经常更新电影,查看服务器等等,大家放心,不过有问题也请指出。
-----------------------------------------------------------------------------
注:网际快车是我用的最多的下载软件,强烈建议使用。反对使用网络蚂蚁,网络蚂蚁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可能会重复计算流量,希望大家不要使用。
电脑病毒问题,高手快救救我
“帕虫”(瑞星),AV终结者(金山命名)病毒的几种解决方法
最近“帕虫”(瑞星),AV终结者(金山命名)蛮流行的,其实就是7、8位字符病毒。我们民间的菜鸟管它叫“随机字母、数字病毒”。貌似反病毒论坛每天都有人因为这个病毒求助,我也跟该病毒打过几次照面了,觉得没什么特别的,现在将它们病毒的技术做简单介绍,并附上几个破解方法。
Autorun.inf
一个暗藏杀机的文本格式,以至于有些杀软都加入病毒库,传播U盘病毒的罪魁祸首,很多情况下我们把它视为敌人,如果配合系统默认的"自动播放"功能,那激活病毒的机率将会是100%。
关闭自动播放功能: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系统—停用自动播放—设置为“已启用”—选上所有驱动器—确定,至于Autorun.inf,可以下载U盘免疫工具。
线程插入
全名叫“远程创建线程”。这样的病毒通常是Dll格式的文件,可能依附系统服务\EXE载体\Rundll32.exe\注册表插入进程。那么除非用第三方工具,否则无法发现宿主内的dll病毒,因为进程管理器里毫无异常。这种技术在木马界应用非常广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8位字符病毒就是利用这个技术,使得无法在进程里直接发现,给查杀工作带来难度。
我们可以下载第三方工具,可以查看进程模块的,推荐用冰刃。主要检测Explorer进程模块,该进程是木马常聚集的场所,应当特别留意。最好可以配合SREng日志查看,那样会更容易辨认。
另:增强版的冰刃该病毒并无法关闭,同时IFEO劫持亦无效。
IFEO重定向劫持
最近被滥用的技术,在知名的安全工具就Autoruns能追踪到(新版本的SREng同样具有IFEO检测能力),为此我还曾写过一篇防御方法。可惜的是并没有人愿意去看```
IFEO其实是位于注册表: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
下的Image File Execution Options(简写为IFEO)
这个项主要是用来调试程序(防止溢出),一般用户根本用不到。默认是只有管理员和local system能读写修改。假设在这个项新建个“Filename.exe”,键值为Debugger,指向的是另一个程序(virus.exe)路径的话,那么运行A程序的时候,会执行B,这就是重定向劫持。
打开注册表,展开到IFEO,设置权限,只读不允许写入就可以了。(如果程序运行提示找不到的话,不妨改个名字试试)
HOOK
这个是类似于“监听”的技术,翻译意思为“钩子”,我遇到的一个变种使用的是WH_CALLWNDPROC钩子,由常驻进程的8位随机数字.dll释放的钩子,通过拦截一些敏感的信息并在程序调用中做了修改。不过它并不是修改信息,而是直接关闭一些过滤的“关键字”。
直接删掉对应的Dll病毒就可以了,一般用SREng日志可以检测出来。
Rootkit
在我发现的AV变种中,发现一个木马群使用这个(Rootkit)技术,是7位随机病毒带来的,并实现三进程守护!
这个技术在木马界更多的是应用在隐藏上,最典型的应属灰鸽子(也可能是Hook),一个合格的RK可以让属于自己的文件(包括进程)人间蒸发。最常见的是修改枚举进程API,使API返回的数据总是“遗漏”(病毒)自身进程的信息,那么在进程里当然就不能发现了。也有一种类似的技术,通过抹杀“进程信息表”的自身信息进行隐藏。从而也达到隐藏的目的,不过该技术设计上缺陷和平台的通用,貌似相当稀少。(至少我没遇到过)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反RK的工具,居于RK的技术,反RK工具不一定能盖过对方,最好的方法只能预防。一些常用的反RK有偌顿的RootkitRevealer,IS、Gmer和AVG的Anti-Rootkit Free。
ARP挂马
这个不是重点,简单说了。是在一个AV变种的木马群发现的,由CMD调用,驻进程,其实是个类似嗅探器的东西,隔秒刷新,监听网络,在经过自身的数据包上挂一段恶意代码(JS),那么这些数据包返回时,收到被修改数据包的用户在浏览每个网页上可能都有病毒。
如果在局域的话,那么可以在任意一台主机上用抓包工具检查数据包的异常并定位。
破防
前几个版本中的8位数字病毒就是使用了这个技术,通过拦截FindWindowExA、mouse_event、SendMessageA等函数,捕捉瑞星注册表监控和卡吧主动防御的监控窗口,发送“允许”、“Yes"命令。(不经过用户操作),后来作者发现,把杀软关闭了,这功能不是多余的么。貌似后面的版本都没有再加入该技术。
这种技术比较卑劣,只能通过预防为上。另:HIPS可以拦住。
自身防护
“随机字符”病毒的自我保护方法是破坏安全模式和“显示隐藏文件”,那么这给查杀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为这些病毒属性都是隐藏的。也不能进安全模式杀毒。
修复安全模式和“显示隐藏文件”都可以借助相应的注册表导入修复,另SREng带有修复安全模式的功(SREng—系统修复—高级修复—修复安全模式—确定)
破解方法:
1、忽视联防
首先是针对7位数字的双进程守护,可以通用哦。打开冰刃(增强版),按Ctrl选上两个随机7个字母的进程(通过路径辨别)。同时结束掉,然后再删除对应的文件和启动注册表项就可以了。也可以设置冰刃“禁止线程创建”功能,挨个结束。
2、重命名
把“随机数字.dll”改名为“随机数字lld”那么重启后它还可以插入进程吗?答案是不可以的。
3、扼其要道
一个Dll文件如何实现电脑重启后再次加载呢?(1)通过EXE载体释放。(2)通过系统服务加载。(3)跟随Rundll启动。(4)由注册表隐蔽加载(非常规Run启动项)。这里随机8位数字.dll使用的是第4种方法。附在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ExecuteHooks下启动。那么好,如果我把这键锁了,你还能启动?这不需要工具。 上次我就是锁住这个键,实现随机病毒全手动删除。(好像40多个病毒这样子)
4、删除工具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等作者开窍,去更新吧,鄙视你。常用的是PowerRMV、KillBox、IS等。只需要删除掉那个随机数字.Dll,那么一切迎刃而解。(其实很有很多工具并没有禁,这里我不说了:D)
5、还施彼身
IFEO?我也会用!这个病毒是依靠插Explorer进程的,如果我们把下面的代码导入注册表并重启,那么等着看随机数字.dll“无家可归”吧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Image File Execution Options\Explorer.exe]
"Debugger"="C:\\Windows\\system32\\CMD.exe"
这样启动时候不会显示桌面,当然病毒也无法插入进程了。而是显示DOS命令行哦,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_^
小聪明:其中C:\\Windows\\system32\\CMD.exe路径如果改成是冰刃或其他安全工具的启动路径话,效果更佳。
6、断电大法
以前对付一个病毒(ByShell),蛮厉害的,实现三无技术(无文件、无启动项、无进程)。后来就是靠这招险胜的(汗了半个月)。这个方法原理以突发断电法防止病毒从内存回写。我们知道,如果把属于病毒“同党”删除的话,那么驻进程的随机数字.dll会将其再生成。我们可以先使用Autoruns这个工具(记得先改名字哦)删除掉随机数字.dll的注册表项,删除后马上把电源关闭。
如果机子卡或者动作慢的话,这招就不要试拉!
7、借尸还魂
上面提到了,随机数字.dll是依靠宿主Explorer.exe内的,以前是枚举TIMPlatform.exe"(如果有)和"Explorer.exe"后插入进程。后来作者发现,进程里肯定是有Explorer的,在后面的版本中就没有加入枚举TIMPlatform.exe"了。而是直接插入"Explorer.exe"。嘿嘿,思路又来了。如果我们把Explorer.exe进程从任务管理结束掉,那么随机数字.dll不是流露街头?哈哈,看看吧:
这招需要有点DOS知识,配合去病毒的附加属性从而达到目的。你可以直接调用CMD强行删除。这招在前几个版本都有效,后面的我就不知道了。(没有新样本呀,5555~~~~)
8、遗忘的DOS
这里指的是纯DOS啊,不是命令行!找个安装盘并设置CR第一启动项。这样的安装盘一般都有集成DOS的工具,进入之,执行强行删除命令就可以拉,附上命令:
Del 随机数字.dll /f/s/a/q
不过要到它的目录喔,它“老人家”在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Microsoft Shared\MSINFO\
还有个同名的dat病毒。(顺手删了哈)。
9、重返安全模式
AV病毒能破坏安全模式,达到无法进入安全模式清除的效果,其实这是个软肋。只要我们修复安全模式,然后进安全模式把病毒文件删除掉就可以了。
我网盘有专门修复工具(注册表),其中SREng也可以修复,方法在上面。
我的网盘:(如果不能下的话,自己去网上找吧!)
10、挂盘杀
没什么技术含量了,鄙视我吧。(BIOS要设置主从盘,要谨慎,另小心母机不要中标了)
这个怎么处理 下载时会出现这个 快快点大神们帮帮忙
专业的: 一、应用程序没有检查内存分配失败 程序需要一块内存用以储存数据时,就需要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来申请,如果内存分配成功,函数就会将所新开辟的内存区地址返回给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这个地址使用这块内存。这就是「动态内存分配」,内存地址也就是编程中的「光标」。内存不是永远都招之即来、用之不尽的,有时候内存分配也会失败。当分配失败时系统函数会返回一个0值,这时返回值「0」已不表示新启用的游标,而是系统向应用程序发出的一个通知,告知出现了错误。作为应用程序,在每一次申请内存后都应该检查返回值是否为0,如果是,则意味着出现了故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挽救,这就增强了程序的「健壮性」。若应用程序没有检查这个错误,它就会按照「思维惯性」认为这个值是给它分配的可用游标,继续在之后的执行中使用这块内存。真正的0地址内存区储存的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中断描述符表」,绝对不允许应用程序使用。在没有保护机制的操作系统下(如DOS),写数据到这个地址会导致立即当机,而在健壮的操作系统中,如Windows等,这个操作会马上被系统的保护机制捕获,其结果就是由操作系统强行关闭出错的应用程序,以防止其错误扩大。这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写内存」错误,并指出被引用的内存地址为「0x00000000」。内存分配失败故障的原因很多,内存不够、系统函数的版本不匹配等都可能有影响。因此,这种分配失败多见于操作系统使用很长时间后,安装了多种应用程序(包括无意中「安装」的病毒程序),更改了大量的系统参数和系统档案之后。 二、应用程序由于自身BUG引用了不正常的内存光标 在使用动态分配的应用程序中,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程序试突读写一块「应该可用」的内存,但不知为什么,这个预料中可用的光标已经失效了。有可能是「忘记了」向操作系统要求分配,也可能是程序自己在某个时候已经注销了这块内存而「没有留意」等等。注销了的内存被系统回收,其访问权已经不属于该应用程序,因此读写操作也同样会触发系统的保护机制,企图「违法」的程序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操作终止执行,回收全部资源。计算机世界的法律还是要比人类有效和严厉得多啊!像这样的情况都属于程序自身的BUG,你往往可在特定的操作顺序下重现错误。无效光标不一定总是0,因此错误提示中的内存地址也不一定为「0x00000000」,而是其它随机数字。如果系统经常有所提到的错误提示,下面的建议可能会有说明 : 1.检视系统中是否有木马或病毒。这类程序为了控制系统往往不负责任地修改系统, 从而导致操作系统异常。平常应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对来源不明的可执行程序绝不好奇。 2.更新操作系统,让操作系统的安装程序重新拷贝正确版本的系统档案、修正系统参数。 有时候操作系统本身也会有BUG,要注意安装官方发行的升级程序。 3.试用新版本的应用程序。 Mode: 将虚拟内存撤换 答案: 目前为止是肯定的,也就是如在下次冷天到来时亦没再发生,就代表这是主因 追加: 如果你用 Ghost 恢复 OS 后建议 删除WINDOWS\PREFETCH目录下所有*.PF文件因为需让windows重新收集程序的物理地址 有些应用程序错误 "0x7cd64998" 指令参考的 "0x14c96730" 内存。该内存不能为 "read"推论是此原因 源由: Win XP的「预读取」技术 这种最佳化技术也被用到了应用软件上,系统对每一个应用软件的前几次启动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新增一个描述套用需求的虚拟「内存映像」,并把这些信息储存到WINDOWSPREFETCH数据夹。一旦建立了映像,应用软件的装入速度大大提高。XP的预读取数据储存了最近8次系统启动或应用软件启动的信息。 后叙: 目前此方法亦是独步网络的(其码自己针对此问题查了许久),也是常见问题,原本几乎每天睡前关闭软件时一些程序都会发生...read... 现在就没发生了。 【文章二】 运行某些程序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内存错误的提示(0x后面内容有可能不一样),然后该程序就关闭。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0x????????”指令引用的“0x????????”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 不知你出现过类似这样的故障吗? 一般出现这个现象有方面的,一是硬件,即内存方面有问题,二是软件,这就有多方面的问题了。 下面先说说硬件: 一般来说,内存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不大,主要方面是:内存条坏了、内存质量有问题,还有就是2个不同牌子不同容量的内存混插,也比较容易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散热问题,特别是超频后。你可以使用MemTest 这个软件来检测一下内存,它可以彻底的检测出内存的稳定度。 假如你是双内存,而且是不同品牌的内存条混插或者买了二手内存时,出现这个问题,这时,你就要检查是不是内存出问题了或者和其它硬件不兼容。 如果都没有,那就从软件方面排除故障了。 先简单说说原理:内存有个存放数据的地方叫缓冲区,当程序把数据放在其一位置时,因为没有足够空间,就会发生溢出现象。举个例子:一个桶子只能将一斤的水,当你放入两斤的水进入时,就会溢出来。而系统则是在屏幕上表现出来。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windows2000和XP系统上,Windows 2000/XP对硬件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一旦遇到资源死锁、溢出或者类似Windows 98里的非法操作,系统为保持稳定,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另外也可能是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不好造成的。 下面我从几个例子给大家分析: 例一:打开IE浏览器或者没过几分钟就会出现"0x70dcf39f"指令引用的"0x00000000"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的信息框,单击“确定”后,又出现“发生内部错误,您正在使用的其中一个窗口即将关闭”的信息框,关闭该提示信息后,IE浏览器也被关闭。 解决方法:修复或升级IE浏览器,同时打上补丁。看过其中一个修复方法是,Win2000自升级,也就是Win2000升级到Win2000,其实这种方法也就是把系统还原到系统初始的状态下。比如你的IE升级到了6.0,自升级后,会被IE5.0代替。 例二:在windows xp下双击光盘里面的“AutoRun.exe”文件,显示“0x77f745cc”指令引用的“0x00000078”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而在Windows 98里运行却正常。 解决方法:这可能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winXP的系统,右键“AutoRun.exe”文件,属性,兼容性,把“用兼容模式运行这个程序”项选择上,并选择“Windows 98/Me”。win2000如果打了SP的补丁后,只要开始,运行,输入:regsvr32 c:\winnt\apppatch\slayerui.dll。右键,属性,也会出现兼容性的选项。 例三:RealOne Gold关闭时出现错误,以前一直使用正常,最近却在每次关闭时出现“0xffffffff”指令引用的“0xffffffff”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的提示。 解决方法:当使用的输入法为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并且隐藏语言栏时(不隐藏时没问题)关闭RealOne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因此在关闭RealOne之前可以显示语言栏或者将任意其他输入法作为当前输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四:我的豪杰超级解霸自从上网后就不能播放了,每次都提示“0x060692f6”(每次变化)指令引用的“0xff000011”内存不能为“read”,终止程序请按确定。 解决方法:试试重装豪杰超级解霸,如果重装后还会,到官方网站下载相应版本的补丁试试。还不行,只好换就用别的播放器试试了。 例五:双击一个游戏的快捷方式,“0x77f5cd0”指令引用“0xffffffff”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 ,并且提示Client.dat程序错误。 解决方法:重装显卡的最新驱动程序,然后下载并且安装DirectX9.0。 例六:一个朋友发信息过来,我的电脑便出现了错误信息:“0x772b548f”指令引用的“0x00303033”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然后QQ自动下线,而再打开QQ,发现了他发过来的十几条的信息。 解决方法:这是对方利用QQ的BUG,发送特殊的代码,做QQ出错,只要打上补丁或升级到最新版本,就没事了。 【原因 解决方法】 1 内存条坏了 更换内存条 2 双内存不兼容 使用同品牌的内存或只要一条内存 3 内存质量问题 更换内存条 4 散热问题 加强机箱内部的散热 5 内存和主板没插好或其他硬件不兼容 重插内存或换个插槽 6 硬件有问题 更换硬盘 7 驱动问题 重装驱动,如果是新系统,应先安装主板驱动 8 软件损坏 重装软件 9 软件有BUG 打补丁或更新到最新版本 10 软件和系统不兼容 给软件打上补丁或是试试系统的兼容模式 11 软件和软件之间有冲突 如果最近安装了什么新软件,卸载了试试 12 软件要使用其他相关的软件有问题 重装相关软件,比如播放某一格式的文件时出错,可能是这个文件的解码器有问题 13 病毒问题 杀毒 14 杀毒软件与系统或软件相冲突 由于杀毒软件是进入底层监控系统的,可能与一些软件相冲突,卸载试试 15 系统本身有问题 有时候操作系统本身也会有BUG,要注意安装官方发行的更新程序,象SP的补丁,最好打上.如果还不行,重装系统,或更换其他版本的系统。 〔又一说〕 在控制面板的添加/删除程序中看看你是否安装了微软NET.Framework,如果已经安装了,可以考虑卸载它,当然如果你以后在其它程序需要NET.Framework时候,可以再重新安装。 另外,如果你用的是ATI显卡并且你用的是SP2的补丁(一些ATI的显卡驱动需要在NET.Framework正常工作的环境下)。这种情况你可以找一款不需要NET.Framework支持的ATI显卡驱动。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你试着用一下“IE修复”软件,并可以查查是否有病毒之类的。 〔微软NET.Framework升级到1.1版应该没问题了〕 〔还有一说〕 方法一: 微软新闻组的朋友指点:开始--运行:regsvr32 jscript.dll 开始--运行:regsvr32 vbscript.dll 不过没解决---但提供了路子-----一次运行注册所有dll 搜索查找到方法如下: 运行 输入cmd 回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for %1 in (%windir%\system32\*.dll) do regsvr32.exe /s %1 这个命令老兄你慢慢输 输入正确的话会看到飞快地滚屏 否则……否则失败就是没这效果。回车后慢慢等(需要点时间1-2分钟) 都运行完再打开看 方法二: 这是个典型问题~~~~~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讲就是给系统打上补丁和更换内存、给内存换个插槽这3种方法来解决。[系统补丁只要到Microsoft Update网站在线更新就可以了] (偶见)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不能单纯的下结论,尽量做到以下几点可能对你有帮助: 1。确保使用的是未修改过的软件(非汉化、破解版) 2。使用改软件时尽量不要运行其他软件。(这是个临时文件,可能某些软件也在使用临时文件夹,所以产生干扰) 3。把那些什么桌面工具,内存整理工具通通关掉(你至少有2个类似的工具在运行)” 处理方法: 运行regedit进入注册表, 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ExecuteHooks下,应该只有一个正常的键值"{AEB6717E-7E19-11d0-97EE-00C04FD91972}, 将其他的删除。 〔我个人的最后解决和看法〕 我今天尝试了多种办法,最后我发现问题出在微软的NET.Framework上面。我升级了这个软件,并打齐了补丁,短暂平安后,有出现“内存不能为read”的情况。后来我受上面文章的启发,卸载了微软的NET.Framework1.0和1.1,世界太平了。 另外:如果是打开“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等的时候出现上述情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右键菜单太臃肿了,此时只要清理右键菜单问题就解决了。 〔试验的结果〕 上面的方法,最管用、最彻底的方法是这个: 运行 输入cmd 回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for %1 in (%windir%\system32\*.dll) do regsvr32.exe /s %1 【技巧】如果怕输入错误的话,可以复制这条指令,然后在命令提示框点击左上角的c:\,使用下面的“编辑-粘贴”功能就不容易输错了。在飞速滚屏完全静止之后,别着急启动其他程序,先耐心等一会儿,因为此时dll们还在找位置。直到你的指示灯不闪了再做别的
快帮我啊
几年前VCD正当流行时,我们就经常将VCD中Mpegav目录下的文件直接拷贝到硬盘上,这样不仅能减少光驱的磨损,还能保证VCD的流畅播放。现在,当我们播放DVD影片时,DVD光驱更加地忙碌,如果能花些时间将DVD光盘上的内容拷贝到硬盘中进行播放,那不就可以将光盘辛劳中解放出来了吗?以前应用在VCD上的拷贝方法能否直接运用到DVD上呢?
一、直接拷贝法
前文介绍DVD常识时,说到DVD光盘中所有的影音文件、字幕全部保存在VIDEO_TS下的VOB文件中,而IFO文件是用来控制VOB播放的重要文件,BUP文件则是IFO文件的备份文件,在IFO无法读取时起替代作用。所以,从原理上讲,只要我们将VIDEO_TS整个文件夹全部由光盘拷贝到硬盘上,应该是能够直接播放的。
复制粘贴的操作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只是拷贝的时间视DVD光驱的倍数及DVD光盘的体积会有区别。拷贝到硬盘中的DVD影片如何播放呢?以PowerDVD为例说明。启动PowerDVD后,用鼠标单击面板上的“选择源文件”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打开硬盘中的DVD影片”(如图1),接着在弹出的路径选择对话框中指定我们拷贝的DVD影片文件夹,就可以正常播放了,和在光盘上播放并无区别。
二、解密后再拷贝
在运用直接拷贝方法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DVD是不允许我们将DVD文件随意复制到硬盘中的,有的即使能够复制,也不能正常播放,这就要说到DVD的加密了。
DVD一般会采用了一种名为CSS(Content Scrambling System,内容不规则系统)的加密方法,它用于阻止在没有解密钥匙时直接从光盘中读取多媒体文件的企图。不过,有加密就有解密,DeCSS出现了。DeCSS是由挪威的技术开发组织MoRE(Master of Reverse Engineering)开发出来的。它能获取有效的解密钥,从而轻松拷贝加密了的DVD文件。该拷贝将所有VOB的扩展的文件,以解密状态存入硬盘,由于处在播放过程中的影片是不加密的,因此存储到硬盘中的文件也就没有了加密信息。
有了DeCSS技术,无论DVD光盘是否加密,我们都可以将它复制到硬盘中,只是加密DVD的拷贝时候就需要借助于应用了DeCSS技术的软件。这方面的软件有DeCSS1.21b、CladDVD、De-MPAA、SmartRipper 2.41、DVD Decrypter等,我们以DVD Decrypter为例说明解密拷贝的操作。
安装并启动DVD Decrypter,我们可以只需要三步即可完成解密拷贝。
1.选择段落或文件
缺省模式下DVD Decrypter会采取IFO模式,即自动分析DVD光盘中的IFO文件,并在右侧1处显示出各个文件、影片、段落。我们直接单击前面的复选框即可选择相应的文件。
如果我们不太习惯这种方式,可以选择菜单“Mode→File”,这时窗口右侧就变成了如图3所示的样式。这种模式显示了DVD光盘中所有的VOB、IFO和BUP文件,我们可以Ctrl和Shift来多选文件。依照我们前面的分析,选择VOB文件和对应IFO文件即可。
2.设置保存路径
在的Destination项中,设置好保存路径。
3.拷贝至硬盘
单击左下角的Decrypt按钮即可将我们所选择的文件解密拷贝到硬盘了。在复制的过程中,我们还能从弹出的状态窗口中看到拷贝的进度,例如目标文件的存放位置、被复制的文件尺寸、复制速率、已经使用时间、剩余时间等,如果单击“取消”键,还能强行中止复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