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破解垃圾分类难题
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收集端,一般人扔垃圾不分类,然后垃圾再集体运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分类处理,外国很常见,一些相对没那么先进的国家,如英国,垃圾先经过机器分类,好像垃圾分类场有大型的电磁铁,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场,就能将垃圾中大部分金属吸走,另外还有专门设计的吹风机,将类似纸的吹出来,经过若干道分类以后,再由人手人工分类处理,最后剩下实在不能回收的就丢去垃圾发电厂焚烧发电。
还有一些相对来说超级先进的(我不太记得是挪威还是芬兰了,有记得的可以提醒一下),有些国家先是通过管道收集垃圾,外表是垃圾桶,实则里面连接管道,然后通过真空管原理将民众扔的垃圾通过地下管道直接抽去垃圾处理厂,大致原理跟上面的一样,但是后面将人工分类改成了全电脑分类,好像有一家叫做ZenRobotics 的垃圾分类机器人公司专门做这个,机器人可以准确的将垃圾进行分类(属于人工智能范畴,具体参考阿尔法狗,就知道人工智能分类其实现在做得很不错),而且几乎可以做到24小时不间断工作。当然最后实在不能分类的垃圾就扔去垃圾发电厂进行发电,由于回收率太高,导致他们不够垃圾发电,需要向国外进口垃圾发电。好像爱沙尼亚也有很好的垃圾分类设施,被誉为全世界空气最好的地方,但是也是面对垃圾不足的问题,需要向法国等国家进口垃圾发电。。。
如何破解"垃圾围城"考验着城市管理者
一、完善垃圾处理管理体制。目前垃圾处理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过去按照末端无害化处理要求建立的,主要包括垃圾收集和填埋焚烧等环节,减量化和资源化环节的管理比较薄弱。
二、做好垃圾处理场所的布局选点、调整改造和建设工作。随着生活垃圾不断产生,新增和扩建处理厂是客观需要。但是我国许多城市比较密集,群众往往反对在本地及附近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新建垃圾处理场所选址较为困难。因此,需要统筹解决垃圾处理场所的布局选点、调整改造和建设问题,利用各种手段向社会各界进行宣传,特别是对当地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充分挖掘现有处理场所的潜力,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改造那些设备落后但有必要继续运行的场所,扩建那些条件较好、潜力较大的场所,关闭那些位置不宜、条件较差又无维持和发展潜力的场所。
三、积极探索新的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方法。目前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居民家庭的旧书报、易拉罐等可由市场回收部分通常已经自行当废品卖掉,其余部分回收价值较小,一般同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极易发臭,也不便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公共场所虽然设有分类回收垃圾箱,但是实际效果不好。为便于垃圾收集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建议逐步推行新的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分为含水垃圾和不含水垃圾两类。其中含水垃圾包括厨余垃圾、零食残渣、果皮等;不含水垃圾包括各种包装材料,废纸、废旧金属和塑料制品等。
四、实行垃圾自送和上门收集相结合,做好中转和运输工作。一般城区在居民住宅定点设置垃圾桶,由居民将垃圾放入桶内,然后由环卫工人定时收集。这种方式便于居民倾倒垃圾,也便于按时收集,缺点是要放置大量垃圾桶,垃圾在桶内堆积易变质产生恶臭,引起附近单位和居民不满。有的城镇和社区采用完全由环卫工人定时上门收集垃圾的办法,取消居民区的固定垃圾桶。
五、完善全社会资源回收市场网络,做好废品回收工作。通过适当补贴来提高部分废旧物品的回收价格,以鼓励群众积极回收垃圾中的可用成分,从源头减少垃圾。综合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促使改进商品包装,尽可能减少包装向垃圾的转化,更加严格地限制购物塑料袋等一次性物品使用。全面准确核算垃圾收集和处理成本,据此制定城镇单位和居民家庭的垃圾收费标准。为减少垃圾,节约资源,有必要在经过充分论证和宣传解释之后,以成本价为基准逐步适当提高垃圾收费。
总之,若要破解垃圾围城困境,必须做到垃圾“三化”,垃圾“三化”即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反映了垃圾处理的先进理念和发展方向。减量化即通过改进生产和消费方式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无害化是用科学方法处理垃圾以消除它对环境的危害,资源化是将垃圾重新变为资源加以利用。“十一五”时期,我国一些城市推行垃圾“三化”处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总体来看,减量化进展缓慢,无害化能力不足,资源化水平较低。“十二五”时期,应全面推行城市垃圾“三化”处理,争取走出垃圾围城的困境。
怎样破解当前农村垃圾处理问题?
农村垃圾怎么收集和处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怎么解决?这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安徽省南陵县通过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生态化、可持续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路子。
首先,创新一种模式,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制机制建设。为有效改善全县人居环境,大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南陵县建立了“户集—统运—(镇)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新模式,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收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目标。具体运行流程为:农户将生活垃圾就近投放入规定的垃圾桶或垃圾池,各组保洁员定期将垃圾桶或垃圾池中的垃圾统一运到镇安装生活垃圾焚烧炉的地方,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即通过宣城市绿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自燃式生活垃圾焚烧炉进行集中处理,此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后期几乎没有管理成本和费用,且简单实用,不需要电力设施和不需要一直添加燃料的方式进行垃圾处理,最适合中国国情实际情况;同时处理后的垃圾量减量在97%以上,焚烧后的残渣筛选后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其次,破解两大难题,着力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管机制。一是坚持标准,统一规划,着力破解基础设施建设难题。按照“布局合理、经济方便、便于处理”的原则,全面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强化教育,构建机制,着力破解垃圾处理运作难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组为单位,采取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组建一支责任心强、知识面广、专业技术强的保洁队伍,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处理运行经费保障机制,采取“户集一点、社会筹一点、镇投一点、县补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运行经费。
第三,彰显3种效益,积极巩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成果。一是经济效益。以界山镇为例,实行垃圾生态处理后,基本实现了95%以上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大大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5%的垃圾作为生态有机堆肥利用,仅垃圾转运费用,一年可节省转运费3万元。全镇14个行政村一年可节省转运费42万元。二是生态效益。采取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模式,不但实现了农村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生态化,而且还产生了大量的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民的购买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社会效益。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新模式不仅有效破解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同时也改善了村容村貌,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我国研制出什么新系统破解垃圾围城?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炉渣气化熔融固废处理示范工程项目,在江苏盐城连续稳定运行超30天,该项目采用等离子体气化熔融工艺,有机污染物焚毁率可达99.99%,标志着危险废物处理的“终极技术”等离子体气化熔融技术在国内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等离子体气化熔融工艺是新一代的危险废物处理手段,是目前国际上技术含量较高、效果较为突出的危险废物处理方式。在我国,等离子体技术已经成功运用于军工等领域。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在推动军民深度融合进程中,将液体火箭发动机等离子体点火、燃烧、传热等技术应用于危险废物处理领域,形成等离子体气化熔融系统,实现对回转窑炉渣及飞灰、医疗垃圾、城市生活垃圾、电子垃圾、工业废物在内的各种危险废物及一般工业固废的无害化处理,为破解焚烧带来的二次污染提供解决方案。
目前,该系统达到了固体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目标。处理后的残渣仅为处理前的20%,最终产物一部分转化为可燃气体,另一部分冷却后形成高质量玻璃体熔渣,可作为路基、建材使用。
怎样破解垃圾围城困境?
垃圾“三化”即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反映了垃圾处理的先进理念和发展方向。减量化即通过改进生产和消费方式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量,无害化是用科学方法处理垃圾以消除它对环境的危害,资源化是将垃圾重新变为资源加以利用。“十一五”时期,我国一些城市推行垃圾“三化”处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总体来看,减量化进展缓慢,无害化能力不足,资源化水平较低。“十二五”时期,应全面推行城市垃圾“三化”处理,争取走出垃圾围城的困境。 把推行城市垃圾“三化”处理纳入“十二五”规划。笔者认为,要解决好城市里的垃圾问题,首先要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地方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垃圾处理问题,在制定当地“十二五”规划时统筹安排生活垃圾“三化”处理,明确其目标、任务、步骤、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对垃圾“三化”处理的宣传报道和引导,介绍国内外的相关做法、成效和经验,帮助群众牢固树立垃圾“三化”处理理念,在行动上给予积极支持配合。 完善垃圾处理管理体制。目前垃圾处理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过去按照末端无害化处理要求建立的,主要包括垃圾收集和填埋焚烧等环节,减量化和资源化环节的管理比较薄弱。应当按照“三化”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垃圾处理管理体制。坚持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除了环卫部门之外,还应吸收工业和环保等部门参与管理,加强产品设计包装环节的减量化和废旧产品的资源化两个环节的管理。制定和完善当地垃圾处理的法律和政策,原则上由市政府投资建设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部署和检查重要事项,协调区(县)、镇之间的关系。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垃圾处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检查,做好基础数据的统计和收集。垃圾问题突出的城市每年至少应当组织一次垃圾“三化”处理情况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问题。 做好垃圾处理场所的布局选点、调整改造和建设工作。随着生活垃圾不断产生,新增和扩建处理厂是客观需要。但是我国许多城市比较密集,群众往往反对在本地及附近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新建垃圾处理场所选址较为困难。因此,需要统筹解决垃圾处理场所的布局选点、调整改造和建设问题,利用各种手段向社会各界进行宣传,特别是对当地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充分挖掘现有处理场所的潜力,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改造那些设备落后但有必要继续运行的场所,扩建那些条件较好、潜力较大的场所,关闭那些位置不宜、条件较差又无维持和发展潜力的场所。新建或扩建垃圾处理厂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对垃圾处理场所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居民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通过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打消群众顾虑。一般城市的生活垃圾应当在本市处理,但是在运输方便的条件下也可以通过不同区域之间的协商,在本市以外的地方处理部分垃圾,并由垃圾输出地对垃圾输入地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为提高垃圾处理效率,节约经费,提倡和鼓励跨区域就近分送垃圾,实行跨区域服务。 积极探索新的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方法。目前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居民家庭的旧书报、易拉罐等可由市场回收部分通常已经自行当废品卖掉,其余部分回收价值较小,一般同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极易发臭,也不便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公共场所虽然设有分类回收垃圾箱,但是实际效果不好。为便于垃圾收集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建议逐步推行新的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分为含水垃圾和不含水垃圾两类。其中含水垃圾包括厨余垃圾、零食残渣、果皮等;不含水垃圾包括各种包装材料,废纸、废旧金属和塑料制品等。对居民家庭来说,含水垃圾和不含水垃圾也可称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用桶和袋分装;公共场所的垃圾桶逐步更换新的分类标志。在城乡接合部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将含水垃圾中的有机物和城市排泄物用来生产沼气,供城乡居民使用,沼气池出料输往农田作为有机肥。在沼气池修建前,含水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居民家庭的含水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应加紧研制和推广应用厨余垃圾处理机,将来厨余垃圾可由居民利用处理机粉碎后由下水道冲走,或者压缩烘干后再交环卫部门处理。不含水垃圾经进一步分类回收之后,用于焚烧发电。选择一些街道、社区、村镇进行垃圾新分类收集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实行垃圾自送和上门收集相结合,做好中转和运输工作。一般城区在居民住宅定点设置垃圾桶,由居民将垃圾放入桶内,然后由环卫工人定时收集。这种方式便于居民倾倒垃圾,也便于按时收集,缺点是要放置大量垃圾桶,垃圾在桶内堆积易变质产生恶臭,引起附近单位和居民不满。有的城镇和社区采用完全由环卫工人定时上门收集垃圾的办法,取消居民区的固定垃圾桶。这种做法可以避免垃圾在桶内发臭的问题,也便于推行新的垃圾分类,但是需要更多的人员到各家各户收集垃圾,目前适用于部分条件较好的城镇和居民区。各地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垃圾收集方式,提倡和鼓励垃圾上门收集,逐步扩大上门收集范围。合理布局垃圾中转站,做好垃圾压缩密封运输,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水滴漏和臭气散发。 充分利用经济手段促进垃圾处理“三化”。完善全社会资源回收市场网络,做好废品回收工作。通过适当补贴来提高部分废旧物品的回收价格,以鼓励群众积极回收垃圾中的可用成分,从源头减少垃圾。综合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促使企业改进商品包装,尽可能减少包装向垃圾的转化,更加严格地限制购物塑料袋等一次性物品使用。全面准确核算垃圾收集和处理成本,据此制定城镇单位和居民家庭的垃圾收费标准。为减少垃圾,节约资源,有必要在经过充分论证和宣传解释之后,以成本价为基准逐步适当提高垃圾收费。各地收费标准应当统一,防止因各地收费标准不同而引起城镇街区送垃圾舍近求远,以致某些先进垃圾处理厂因处理成本和收费相对较高而出现设备“吃不饱”的问题。改变一些垃圾处理厂因收费过低而出现严重亏损、长期依赖财政大量补贴的局面。对居民和单位乱倒垃圾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加强垃圾“三化”处理技术研发。建议国家组织力量自主研发垃圾“三化”处理新技术,包括有利于减少垃圾的新型包装材料和设计、垃圾填埋密封技术、家用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垃圾焚烧利用技术、利用城镇垃圾和排泄物生产沼气的技术等。同时,积极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设备。 作者单位:广东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