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获政策支持的互联网医疗配套规定什么时候出台?
- 2、有哪些医学生必备软件
- 3、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网站?
- 4、《基因传(精装版)众生之源》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 5、《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 6、求丁香园激活码
获政策支持的互联网医疗配套规定什么时候出台?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公布《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态度。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正会同法律、医院管理及信息专家研究互联网医院的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最快5月底推出。
从远程医疗到线上问诊 互联网渗透医疗多领域
互联网已渗透医疗健康各个领域,春雨医生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共有超过13万名医生通过该平台向用户提供服务,输出的线上问诊总量,相当于新增了30家以上大型三甲医院的门诊服务能力。好大夫在线统计则显示,2017年的前10个月,平台上17万名医生总计为社会贡献了166万小时的业余碎片时间,其中超过八成用于服务单个患者。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此前曾发表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国互联网医疗总问诊量达2.96亿,占全部就医问诊量的近4%。
在一线城市就医,长期被吐槽“看病如打仗 挂号如春运”,互联网入局,能否破解这一难题?
事实上,2000年左右,我国就已开始出现“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不到二十年,以丁香园、好大夫、春雨医生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吸引大量医生与患者加入。以丁香园为例,拥有550万专业用户,其中包含200万医生用户,可提供在线诊疗在内的系列服务。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仅2016年全国就有超过30家互联网医院建成。
政策明确支持发展 业内期待细化规定
日前,国办公布《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支持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远程医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按照《意见》,以医疗机构为提供主体,并把互联网医院作为医疗机构的第二名称,必须和主管部门批准的实体医疗机构相关诊疗科目要一致,“也就是说,这个医院批的是三级综合医院,批了哪个科,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相应的什么样内容的服务,不能超出批准的诊疗科目范围”。互联网医院必须落地在实体的医疗机构,线上线下要一致的监管,并且必须得有实体医疗机构作为依托。
业内人士表示,《意见》的支持态度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来说是利好,不过在操作层面上,他们还在等待更加细化的规定。例如,《意见》允许互联网医院开展部分慢性病和常见病的在线复诊,但是“在互联网上初诊是绝对禁止的。”丁香园品牌总监陈磊表示,互联网诊疗,如何界定常见病和慢性病?又由谁来界定初诊和复诊?“比如很多患者在医院看完后,又到网上再问,这应该是算初诊还是复诊呢?”
焦雅辉表示,《意见》印发后,卫健委正会同法律、医院管理以及信息的专家研究关于互联网医院的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比如“互联网医院由哪一级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许可证,怎么验收,如何监管?”包括对“互联网医院”进行界定,明确互联网医院登记注册流程等等。焦雅辉说,相关管理办法争取于今年五月底出台。
“确权”医疗电子数据 监管要“看得见摸得着”
北京一位社区医生对封面新闻记者表示,实体医院与患者直接接触,掌握着患者大量隐私,如果互联网医疗机构可提供复诊,势必会接触到同样的信息,“互联网医院拥有哪些权利?谁又能监管这些信息的安全呢?”
2017年3月,丁香园、春雨医生等17家知名互联网医疗企业与银川市政府集体签约,正式获得互联网医院资质。通过发布《银川市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办法》)等文件,银川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关于互联网医院管理较为系统的监管体系。《办法》规定,凡在银川进行注册的互联网医院,必须将其系统运营数据存放至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银川市大数据管理服务局局长王川表示,互联网医院属于“互联网+”的一种业态,这些新业态最大特征就是网上留痕,通过网上监管,可实现全过程连续监管。
互联网医疗涉及电子信息的“确权”问题,也就是说这些电子数据信息到底“归谁”。“只有确权以后才能明确数据谁能使用?怎么使用?”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透露,卫健委正在会同法律界、信息界和医院管理的专家进行研究,对电子病历的数据信息进行确权,以法律法规形式加大信息安全保护。下一步,卫健委还要进行医生在线诊疗数字的身份认证,保证网上全程要留痕、可追溯,并且要全国联网,实现对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全程监管,并尽快研究出台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的管理办法,明确监管底线。
据了解,《意见》对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和保障数据安全作出明确规定。焦雅辉说,一方面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医生的身份能得到有效核实。另一方面,允许互联网企业进入医疗健康领域,必须承担相应责任,要求必须落地到医院,保证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内容来源 封面新闻
有哪些医学生必备软件
医学生最好掌握的计算机软件 1.文字处理系列,即office系列了 word:是进行论文综述写作的必备软件,用得好可以单独应用它实现整个论文的写作,包括插入图片,参考文献的引用等。这个不多介绍。 powerpoint:开题报告,论文答辩,大会小会发言,宣传自己作品,这个软件最好不过了,它可以查入动画,声音,视频等演示文件,增加您的说服力。可以在网上找个教程自己来学 excel:电子表格,有简单的统计功能,作统计图表很方便,输入数据就可以生成标准的统计图表,方便在word里引用。还可以用它作记帐本呀,我就是这样,把实验费用都记在这里,可以随时统计金额。 onenote:这个在office2003里有,相当于记事本,但功能比记事本强大得多,可以插入图片,表格等。 2.字典工具: 当然是金叶公司的产品了,这是专业的医学软件制作公司,最早出的网际金典相信很多朋友都用过吧 2.1.新编全医药学大词典,对于医学生来说,这个词典比金山词霸要好很多,可以翻译出很专业的医学词组,词汇量极大 2.2.医师用药参考:提供专业的用药参考,包括药物的相互作用,禁忌等 3.统计软件 用spss或sas都得啊,这可是论文中统计分析必不可少的哦。sas9.0有中文版的,但是很大,有6CD,1.4G,安装后也很大,spss占用空间比较小,100M左右,10.0版我看到过中文版的,但不支持sp2,这些软件可以在网上找找。 4.参考文献管理软件: 4.1.reference manager,推荐使用,它和 endnote都是isi公司的产品,但我个人认为RM比endnote好用,新出的endnote8.0支持中文,但常出问题,不知是破解的原因还是软件本身的bug,但RM就很少出问题。外文的参考文献用它的规范可以做得很标准。 4.2医学文献王:这是金叶公司2004.11推出的国内首款个人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对中文献的支持绝对比任何软件都好,但第一次做这种软件,仍有很多细节没处理好,不久将升级,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5.图片处理软件: 5.1.抓图软件如 hypersnap-DX,snagit等都不错,可以截取任意图片的任意部分,这个在做幻灯是特别有用。 5.2.处理软件一般就用photoshop,学得好可以做出很多漂亮图片来。 5.3.image pro是一个专业的图像分析软件,可以分析各种医学图片,如免疫组化,一般只能定性,用它分析后可以定量。 6.浏览软件 adode acorbat5.0 or6.0,现在已有7.0的正式版了,这时浏览外文文献的必备工具,可以在上面作简单标记。 国内的就是vip和caj的浏览器了,用来看vip和 cnki和全文。 7.专业软件 7.1:序列分析软件DNAMANDNAMAN是一种常用的核酸序列分析软件。由于它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已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DNA序列分析工具。 7.2质粒绘图的专业软件 Winplas作为一个质粒绘图的专业软件,功能强大,而且极易上手,它可以绘制出具有发表质量的质粒图谱。可广范应用于论文、教程的质粒插图,它的特性包括:无论是否知道质粒的原始序列都能绘制质粒图,像Vector NTI等综合软件也能绘制质粒图,但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得知道质粒得原始序列;可读入各种流行得序列格式文件,能方便地导入各种序列信息;可自动在识别序列中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可对序列进行各种编辑,如:从文件插入序列、置换序列、序列编辑、部分序列删除等绘图功能强大,如:位点标签、任意位置文字插入、生成彩图、线性或环形质粒图谱,可输出到剪贴板或图像文件。7.3数字影像读片软件-DISC或OSIRIS,用于读x 片及CT片等,没用过,只听说过。 7.4 Gdicom医学图像浏览器Ⅰ 2.0: 医学Dicom格式图像文件浏览器软件,是中国医学共享网又一软件,能浏览及加工标准DICOM接口下文件,别存为JPG,BMP格式文件,能测量长度及角度等等
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网站?
互联网上的检索、代理、破解论坛与免费电子图书馆 一、检索、代理论坛: 1.鸭绿江: 重点提供: 网络资源(包括FTP资源、软硬件资源、破解技术等);代理资源(包括代理工具、国内外代理服务器、文献代理等); 学习与交流(包括学习资料、科技新闻追踪、论文写作投稿、专业软件应用、科研思维方法、化学化工资源、医学资源等等); 出国与考试信息(包括硕博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英语考试与出国英语考试等);生活交流(包括健康园地、科技名人轶事、幼儿保健等)等有关资料。 2.代理中国: 重点提供:国内外http代理、socks代理、精品代理、IP查询、域名查询、FLASH欣赏、在线代理服务、在线翻译服务等等。 3.丁香园: 重点提供: 医药生命科学学术资源检索与讨论区(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命科学、实验技术、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等等); 学习交流区(包括外语沙龙、计算机与医学及生物学软件、硕博考试与导师信息、科研与基金申报、本科教育、继续教育、晋升考试、出国信息等等); 会员作品展示区(包括论文写作辅导与投稿、综合期刊论坛、电子文萃和丁香书苑等);检索知识与求助区(包括检索知识交流、求助及馆藏文献互助等)。 4.heart论坛: 重点提供: 文献检索资源区(包括国内学术资源、国外学术资源、文献代理资源、文献检索资源、学术资源求助等); 学术交流平台(包括生命科学实验技术、科研论文交流、硕博与外语考试等等); 网络资源区(包括电子书籍、FTP资源、音乐影视资源、图片资源等); 求知地带(包括英语世界、电脑天地、科研软件空间等等); 专业学习园地(包括医学、药学、化工、经济、法律、计算机、市场营销、工程技术等等)。 5.红军长征: 重点提供: 代理专区(包括教育网代理、国外代理、文献代理以及代理工具等); 文献检索专区(精品教程、检索交流、文献资源、文献求助等); 学术科研专区(包括医学、生化、工科、理科、人文及其它学科); 网络资源专区(FTP资源、软件资源、考试资源、音乐影视资源等等); 网络技术专区(包括电脑DIY、网络安全、网络知识、图形图像软件的应用与设计等)。 6.星荧论坛: 重点提供: 代理资源(包括代理发布、代理交流等); 文献检索常识(检索教程、数据库使用等等); 学习交流资源(包括英语学习、考试出国、软件应用等); 专业资源讨论(通信工程、生命科学、化学材料、文学等等)。 7.零点论坛: 重点提供: 检索实战区(包括检索入门、检索实战、初级强化、高级交流与检索答疑等等); 检索信息区(包括国内外学术资源、代理资源、文献求助等等); 学术园地区(包括论文写作、学术动态、读书报告等等); 资源共享区(包括FTP资源、硕博考试资源、学习资源(如视频、课件、讲义、试题等)、电脑技术、科研软件等等); 专业讨论区(包括化学专版、医学专版、生物专版以及实验技术等)。 8.小木虫论坛:
记得采纳啊
《基因传(精装版)众生之源》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基因传(精装版)》([美]悉达多·穆克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kcln
书名:基因传(精装版)
作者:[美]悉达多·穆克吉
译者:马向涛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4
页数:620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让人类社会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
《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基因传》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基因传》是一部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
------
2010年,穆克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详尽记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历史,出版后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但是这本书不反映癌症病变之前生命的常态。如果癌症是人类身体发生病变之后的魔鬼,那么是何种力量在此之前维系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呢?作者在癌症研究过程中意识到,只有了解事物的正反两面才能深刻领悟其内在机制,于是,在探究常态与遗传奥秘的过程中,作者创作了另一部更加深入人类命运源头和颠覆生命认知的著作——《基因传》。《癌症传》讲的是生命的病态,《基因传》讲的是生命的常态,因此《基因传》可以被视为《癌症传》的前传。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基因传》出版者)
------
《基因传》不仅是一部翔实记述(基因)科学发展的历史,更是人类在21世纪面向未来的宣言。
——马向涛(《基因传》译者)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见识丛书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见识丛书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美]约翰•R. 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见识丛书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见识丛书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见识丛书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见识丛书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见识丛书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见识丛书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见识丛书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见识丛书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见识丛书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上下册)》(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
《见识丛书19:内战,一部观念史》[美] 大卫•阿米蒂奇
《见识丛书20:第五次开始》[美]罗伯特•L. 凯利
《见识丛书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精装)[以]赫拉利•尤瓦尔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
【读《基因传》的N个理由:】
1. 不是所有写基因的书你都能读得懂。
2. 这本书所讲的故事,和每个活生生的人都息息相关,你所有关于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的问题,都会在书中找到新的答案。
3. 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基因的发现,让我们终于无限接近这些大问题的真实答案。
4. 这本书写了3000年来人类对生命遗传迭代奥秘的探索。
5. 为什么人人相似却又千差万别?生命的演化过程里,是什么在背后决定着这一切?这个问题困扰人类几千年,从亚里士多德到达尔文,人类始终探索。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基因,终于找到了破解生命奥秘的钥匙。
6. 整本书写了240位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
a. DNA双螺旋的发现过程,惊心动魄,如大片一样精彩。
b. 纳粹德国利用“优生学”理论,让集中营成了世人心中永恒的伤疤。
c. 你以为科学家之间都应该是“我好崇拜你啊”,但其实,他们可能即使合作也不忘记斗争。
d. 一个在学校里表现“良好”的美国小女孩,却和妈妈以及妈妈的妈妈一起被认定为“智障人士”。
e. 你以为你是女人,我以为我是男人,但基因说,我们可能都错了。
……
7. 基因是没有情感的,《基因传》是有温度的。
8. 如果非找一本类似的作品,就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吧,《人类简史》用崭新的大历史视角和高超的写作手法,重述了人类从起源到今天的故事,《基因传》也从宏大的视野和人类终极问题的关怀,用极讲究的叙事手段,把基因的故事讲了个通透。
9. 之前写基因的书也不少,但都零零散散的,从来没有像穆克吉这样完整系统地梳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基因传》是一部知识密度极高的佳作。
10. 这不是生硬的科普书,作者同时把政治、历史、人性、伦理、道德等议题穿插在里边,是一部有厚度的作品。
11. 好看,真的好看,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科学家们抓住片段的线索和证据,一个一个攻破基因难题,像侦探小说一样好看。
12.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完整地了解基因的全部知识,关于基因,看这本就够了。
13. 印度裔美国医生,这样的身份,让作者的写作别具一格。
14. 穆克吉的前一部作品《众病之王:癌症传》获得普利策奖,他是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
15. 未来,这本书关系所有人的未来!基因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基因测序、基因克隆、基因检测、基因诊断、基因编辑……这些技术可以为我们带来巨大好处,可以治愈疾病、预测未来、更新我们对性别、身份、选择的认知,基因时代正在到来。但是,基因也涉及智力差异、种族歧视、伦理、道德,20世纪40年代纳粹德国就歪曲利用了基因理论,制造了种族屠杀的灾难。人类已经掌握了定向改造基因的技术,影响基因的功能,从而使身体状态、生理机能甚至人类本身发生改变,那么谁有权力支配它们并且确保安全呢?谁将成为此类技术的主导者,而谁又会成为它的牺牲品?当我们具备理解与掌握人类基因组的能力时,传统意义上的“人类”概念也许将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
16. 穆克吉很帅,嗯!
------
究其根本,人类不过是携带基因的载体与表达功能的通路。基因是自然界万物生长的源泉,而我们就像是风驰电掣的赛马,在转瞬间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它们的组成与世间的善恶无关。同时也不会受到人情冷暖的影响。我们只是这些遗传物质最终的表现形式。
——村上春树《1Q84》
-----------------------------------------------
【名家推荐】
《纽约时报》畅销书,2016年度精英阅读书单
《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
《经济学人》2016年度书单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编辑部2016年度值得一读的科技、科学类图书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
郝景芳 (童行计划创始人,《北京折叠》作者)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神经生物学博士)
李开复(创新工场CE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
李清晨(医生、科普作家、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心外传奇》作者)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家)
刘苏里(北京万圣书园创始人、知名学者)
吴国盛(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尹烨(华大基因CEO,生命科学科普节目《天方烨谈》主创)
张羽(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作者)
安东尼•多尔(普利策奖得主,《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作者)
保罗•伯格(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LinkedIn创始人)
玛丽亚•拉莫斯(Maria Ramos,英国巴莱克银行南非子公司CEO)
联袂推荐!
----------
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带领我们穿越基因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穆克吉还是一个优雅的、会讲故事的人。
——比尔•盖茨
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有两件事,一个是人工智能,另一个是基因科技。基因的发现、基因理论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类有机会无限接近生命秘密的真相。穆克吉医生的《基因传》来得正是时候,完整梳理了基因理论和技术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讲述了科学家们攻坚克难的故事,以及基因技术对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的边界的触碰,和他的前一部作品《癌症传》一样,丰满而富有启发性。我们对基因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正在到来的基因时代,有更多的可能让人类克服疾病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再听天由命。
——李开复(创新工场CE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
基因的发现和发展揭开了生命的奥秘,将深刻影响我们人类社会的走向。穆克吉是集医生、学者、科普作家于一身的印度裔美国人,他一方面掌握关于基因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以科普作家的身份,把深奥难懂的知识以文学笔法呈现出来,有故事,有情节,让人读起来酣畅淋漓。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神经生物学博士)
我推荐这本书,不仅在于它的确好,而且在于它的意义。尤瓦尔•赫拉利在红遍全球的《未来简史》中指出,人类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两门科学,一是人工智能,二是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也被称为基因工程。这门科学现在已用于制药、基因检测和基因重组。运用基因科学,我们能挽救人的生命,消除祖上遗传而来的缺陷,这不是使人类未来更美好吗?要了解基因科学的未来,一定要了解它的过去与今天,读《基因传》的意义就在于此。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家)
作者在远古的遐思、技术的进步与科学家个人命运的沉浮之间来回切换,收放自如,大开大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广袤幽深的历史长卷,是近年来不容忽视的科普佳作。
——李清晨(医生、科普作家、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心外传奇》作者)
穆克吉是一位宝贵的既能做研究又能写作的医生,他让深奥的医学概念不再晦涩难懂,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感受到基因和遗传学的美妙。希望《基因传》的出版能让更多人了解基因技术,这是现代医学史上了不起的一笔。
——张羽(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作者)
所有人都知道,基因科技对人类很重要,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只看到神奇的结果,看不到发生的过程。读这本《基因传》是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如曲径通幽,不仅能看到新发现带来的曙光,也能看到曙光被幽暗的密林遮蔽,而最后重新见到突破密林的光芒,让人更理解科学探索的兴奋。
——郝景芳(童行计划创始人,《北京折叠》作者)
从第一个站起来的类人猿,到科技加身的现代人,我们从未停止对自身的好奇,对祖源的探究。基因是塑造人类的根本,我们对它的了解却不足百年。《基因传》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对基因科学发展史展开描述,故事性强,情感丰富,鲜活地展现遗传规律与基因的发现过程,启发人类思考未来之路。真正威胁人类未来安危的不是科技脱缰的可能性,而是掌握科技的人如何选择。康德说过两样让人惊奇和敬畏的事,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科学无止境的探索终将令惊奇不再,惟愿人类对道德的敬畏之心永不改变。
——尹烨(华大基因CEO,生命科学科普节目《天方烨谈》主创)
这不是一本仅介绍生物技术和常识的读物,它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框架下,从基因这个独特视角,重新阐释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之间的碰撞和博弈。
——大象公会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大多数医生,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基层医生,都把治病看作处理好症状,有平稳的生命体征即可。了解基因,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认识生命、拓展自己的职业边界。《基因传》的作者悉达多 • 穆克吉博士,因为有着肿瘤临床与研究的“双重”经历,他的文字,让临床医生可以从亲切的角度,了解这个领域的内容。
——丁香园
如果你热爱散文,这本书刚好合你胃口,如果你想明白关于基因编码的事情——不是达到一个基因学博士的水平,但是足够在饭桌上就这个话题掌控全局——那这本书适合你。这本书能让你思考,但同时又能让你回避思考的重负。
——Saurabh Jha(医学科普作家,皇家外科医生)
这部作品也许可以被视为数千年来罕见的惊心动魄的侦探小说,而包括亚里士多德、孟德尔以及弗朗西斯•柯林斯在内的各位学者均为探究生命的奥秘做出了贡献。作为《众症之王:癌症传》的姊妹篇,《基因传》不仅继承了气势磅礴的叙事风格,同时也成为超越前者的经典。如果你期望了解人类的现在与未来,那么这本书就是不可或缺的佳作。
——安东尼•多尔(普利策奖得主,《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作者)
2010年,悉达多•穆克吉医生曾经以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众病之王:癌症传》让读者为之陶醉,而现在看起来这不过是《基因传》正式登场之前的热身,他将本书打造成为集科学、历史以及自传为一身的史诗般作品,其广度与深度堪比文学名著《失乐园》。
——《纽约时报》
(基因的)故事曾被人们用诸多不同的方式细致地描述过,但这次,穆克吉以一种罕见的宏伟视野讲述了这部(基因的)新历史。
——《纽约时报书评》
穆克吉通过感人至深的故事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娓娓道来……同时还在秉承医学严谨的前提下以诗歌般的语言彰显了人性中的柔情、脆弱以及光芒。
——《华盛顿邮报》
在穆克吉浪漫的叙事语境里,他双眼犀利地指向那些矛盾的细节和尚未定论的讽刺之事。这位天才犀利地锁定了化学抽象物中隐埋的情感真理,让你感觉好像成功考过了一门你曾惧怕报名的大学课程,并且,你享受了这过程的每一分钟。
——安德鲁•所罗门(《正午恶魔》作者),《华盛顿邮报》
《基因传》是一部承前启后的生命科学思想史,作者以缜密的逻辑诠释了当代广受关注的科学问题。
——《今日美国》
《基因传》不仅描绘了生命科学发展的壮美蓝图,同时也对传统人类概念提出了道德与哲学挑战。
——保罗•伯格(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这部在现代格局下激进而又具有争议性且有亲和力的著作,是如此的扣人心弦。阅读它,装备好自己,来迎接未来的到来。
——布莱恩•艾波雅(《如何长生不老》作者),《周日泰晤士报》
他(穆克吉)对(基因的)历史脉络的厘清、引人入胜的讲述,是他雄心壮志的彰显,也是其不容磨灭的成就的见证。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书中没有落下任何一个可信的、生动的调查。
——《卫报》
这是一部囊括了复杂思想的巨作……中文写作细致,可读性和趣味性都很强,可以说是所有科学革命中重要的作品之一。它注定会对我们的下一代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观察者》
《基因传》探讨了一个永恒而复杂的主题。实际上,它与我们每天的生活交织在一起,作者让它与我们更加接近,更加扣人心弦。
——马克•海登(《深夜小狗的神秘习题》作者)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印度裔美国医生、肿瘤专家、知名科普作家。
他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并在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助理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治疗和与血细胞有关的基因功能上。2010年,他出版著作《众病之王:癌症传》,并于次年荣获普利策文学奖,《时代》杂志称其为“1923年以来有影响力的100本英语书之一”。2016年,《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
------
【译者简介】
马向涛,研究员/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并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外科肿瘤学临床与基础研究,翻译了《基因传》《肿瘤临床试验》等专著,曾经荣获首都优秀医务工作者奖章。马向涛博士是北京市海淀区医疗资源统筹服务中心主任,同时还兼任《肿瘤防治研究》与《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委,曾在《中华医学杂志》《癌症》《医学与哲学》等数十种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100余篇。马向涛博士致力于医学人文传播与健康知识科普,现在与家人生活在北京。(微信号:DRXIANGTAO,欢迎交流讨论。)
《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美] 约翰·布罗克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b0m0
书名: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
作者:[美] 约翰·布罗克曼
译者:张羿
豆瓣评分:6.8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3
页数:520
内容简介:
➢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本书编者约翰•布罗克曼召集了约190位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来回答这个“大问题”,并把他们的答案和论述集结成书。
➢这本书将带你认识这些“最伟大的头脑”,看他们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开启你的脑力激荡。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科学明星”,包括全 球大数据权威阿莱克斯•彭特兰、世界顶级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生物地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互联网思想家凯文•凯利、《全球概览》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等。
➢智能机器真的会思考吗?
智能机器会进化出人类级别的智能,并超越其人类制造者吗?
未来某日,强人工智能是否会发动“权力之战”,将人类驱逐出权力中心?
人类是否会和人工智能和谐共处,实现人机大融合?
诸如此类的问题,你会在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各方赞誉:
段永朝(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伟大头脑的伟大之处,绝不在于他们拥有 “金手指”,可以指点未来;而在于他们能时时将思想的触角,延伸到意识的深海,他们发问,不停地发问,在众声喧哗间点亮“大问题”“大思考”的火炬。
胡泳(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建筑学家威廉·J.米切尔曾有一个比喻:人不过是猿猴的1.0版。现在,经由各种比特的武装,人类终于将自己升级到猿猴2.0版。他们将如何处理自己的原子之身呢?这是今日顶尖思想者不得不回答的“大问题”。
吴甘沙(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对话最伟大的头脑”这套书中,每一本都是一个思想的“热核反应堆”,在它们建构的浩瀚星空中,百位大师或近或远、如同星宿般璀璨。每一位读者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星际穿越,你会发现思考机器的100种未来定数,而“奇点理论”不过是星空中小小的一颗。
周涛(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一个人的格局和视野取决于他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而他未来的思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现在的阅读。这套书会让你相信,在生活的苟且之外,的确有一群伟大的头脑,在充满诗意的远方运转。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第十一届文津奖”获奖图书《星际穿越》译者):在这个科技日益发达的多维社会中,我们依旧面临着非常多的“大问题”,它们或许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这套“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大问题系列”,让我们有机会一窥“最强大脑”的独特视角,从而得到一些思想上的启迪。
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未来并非如我所愿一片光明,看看大师们有什么深刻思考和破解之道,也许会让我们活得更放松一些。
王烁(财新传媒主编,BetterRead公号创始人):不要指望在这套书里读到“ABC”,也不要指望获得完整的阐释。数百位一流精英在这里直接回答“大问题”,论证很少,锐度却很高,带来碰撞和启发。剩下的,靠你自己。
刘兵(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与最伟大的头脑对话,虽然不一定让你自己也伟大起来,但一定是让人摆脱平庸的最好方式之一。
兰小欢(复旦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世界虽只有一个,但认识世界的角度多多益善。学科的边界都是人造的藩篱,能了解各行业精英的视角,从多个角度玩味这个世界,综合各种信息来做决策,这不显然比死守一个角度更有益也更有趣么?
郝景芳(2016年雨果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如果你不只对琐碎的生活有兴趣,还曾有那么一个瞬间,思考过全人类的问题,思考过有关世界未来的命运,那么这套书无疑是最好的礼物。一篇文章就是一片视野,让你站到群山之巅。
作者简介:
[美] 约翰·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编著
• 美国著名的文化推动者、出版人,“第三种文化”领军人。
•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卫报》赞誉)Edge的创始人。
• 他旗下汇集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每年就同一话题进行跨学科讨论。
求丁香园激活码
爱爱医和丁香园差不多,因为丁香园要提供医学证件才可以看病例讨论,所以建议上爱爱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