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脾破裂患者护士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脾脏质地较脆,是人体的贮血器官。当腹部受到各种创伤刺激时,脾脏是最易破裂出血的器官,而且一旦破裂出血量多,患者病情多较危重,迅速发生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在处理这类病人时必须争分夺秒,在迅速补充血容量的同时还要进行急诊手术,尽可能的抢救病人生命。
首先,要立即大量给氧,病人由于大量失血,血容量降低,组织器官缺氧,采用大量给氧4~6 l/ min ,必要时面罩加压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其次,迅速建立多静脉通路。建立2~3 条静脉通路,采用16~18 号静脉留置针,上肢或静脉为佳,同时可做中心静脉压测定,以便了解补液情况,如血管穿刺困难应及时静脉切开,保证输液、输血畅通和静脉给药,手术输液过程中,护士应配合麻醉要求,随时调整液体滴速,对ⅲ度失血病人采用半小时快速补液法,恢复血压,同时要注意用碱性药物以碱化尿液,防止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第三,作好腹腔内积血的回收利用。由于自体血回输安全、方便、节省时间,节约血源,还可减少异体血时的并发症等优点,我们对27 例单纯性破裂未合并空腔脏器如胃、肠、膀胱等损伤,且受伤时间在12 h 以内,血未污染者,均进行自体血回输。
第四,输入库血的护理。脾破裂大出血病人出血量多,须在短时间内输入大剂量库血,可使病人降低,尤其小儿机体代偿功能差,当食道温度下降至20 ℃以下时,可发生房颤,甚至心跳骤停。而且直接输入库血,可使输入肢体温度下降,血管收缩,致使输血速度减慢,针头处出现凝集现象等。因此,可采取加温库血输入,避免其不良反应。
第五,注意安置手术体位。可采取头低足高位,将下肢抬高15°~20°,病人肢体固定要松紧适宜,加强保暖。
第六,作好术中观察记录。手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意识及生命体征、皮色、肢体温度、瞳孔,尿量及尿颜色变化,做好记录及时汇报术者,根据病情及时按医嘱给药,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剂量、浓度和滴速,输液时要严密查对。
第七,护士精力应高度集中。与术者密切配合,准确无误的传递器械,敷料,缝针等所用物品,查对无误后,手术方可结束。
某病人因车祸脾破裂急收入院出现休克因什么体位
脾破裂患者应尽快采取休克体位。 休克病人一般需要采取头部和足部偏高20-30度的V型体位对改善呼吸和静脉的回流都是有帮助的。
脾破裂的护理诊断与措施
脾脏是一个很脆弱的实质性脏器,据其损伤的范围可分为:中央型破裂,被膜下破裂和真性破裂。前两种因被膜完整出血量受到限制,临床症状不明显最终形成血肿被吸收,但有些血肿(特别是被膜下血肿)在某些微弱外力的影响下,可转为真性破裂,因此,我们要认真观察病情。但临床上85%都是真性脾破裂,临床症状主要从以腹腔内出血为主。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时有明显腹胀和移动性浊音,出血量大时可危及生命。 1.焦虑:紧张(与知识缺乏有关)。护理措施:⑴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疾病的愈合过程。⑵介绍我科的技术水平,举例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⑶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予以明确有效的答复。⑷多和患者交流,鼓励说出感受并给以理解。2.液体量不足(与外伤失液,失血有关)。护理措施:⑴积极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按时完成补液量。⑵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皮肤的温湿度及尿量。⑶给予氧气吸入,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暖。⑷积极作好术前准备:备皮、备血、药敏、禁饮、置管。3.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护理措施:⑴讲解疼痛的原因、时间。⑵调至舒适的体位,双腿屈膝侧卧或半卧位。⑶必要时使用镇痛药,同时观察用药的效果。 护理措施:⑴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鼓励最大限度地完成自理活动。⑵每日用温热水擦洗后用50%酒精在局部受压处按摩,每2~4小时协助翻身1次。⑶各种操作轻柔,有便意时提供便器。⑷翻身时防止各种引流管扭曲折叠,保持引流通畅。
为什么会脾破裂请医生朋友懂的入?
其实脾脏受到外力剧烈碰撞破裂,你可以理解为碰撞到身体以后,引起身体的震动,脾脏抵抗不住着一股震动波,最后被震破了。
我记得新闻中有个人,就是从高台跳水,他是身体平躺入水,结果导致脾脏破裂,水面撞击引起的震动导致的。
还有人是车祸撞击身体导致的。归根结底都是震动